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分析師謝棟銘表示,隨著英美兩國央行紛紛下調經濟測評以及美聯儲宣布重新購買債券,使得全球風險規避情緒大幅上升。目前市場正處在十字路口,在全球經濟“撥云見日”之前,短期內風險規避情緒可能會占據主導。但全球經濟并不會陷入二次探底,避險情緒支持美元長期走強的可能并不大。
而對于目前市場關注的歐美經濟基本面,周曉滄稱,盡管前期美國政府公布的諸多經濟數據都低于市場預期,但美國經濟也不是非常差,避險情緒不會長期主導市場。伴隨著歐元區經濟表現的逐步平穩,預計歐元對美元有望在1.25至1.32區間內寬幅震蕩。而美元指數11日的單日暴漲只能理解為短期反彈,美元指數的長期趨勢并沒有轉變。 (本報記者 王輝)
美元“逞強” 商品“示弱”
承接隔夜外盤大跌之勢,8月12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整體走低,有色金屬三連陰,滬鋅跌幅最甚,而之前相對抗跌的農產品于尾盤也大多收低,特別是鄭糖在國家拋儲及獲利盤的影響下尾盤大幅跳水。
分析人士指出,11日紐約匯市美元指數漲逾1.9%,創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因美國經濟數據低于預期,投資者紛紛拋售風險資產,包括高息貨幣、股票及商品期貨,轉而買入美元及國債避險,令美元和商品再現蹺蹺板現象。
國際原油期價重回80美元下方
國際商品期貨市場11日可謂一片慘淡:紐約原油期貨跌破80美元/桶,NYMEX9月合約收報78.02美元/桶;有色金屬全線回落,農產品中唯玉米、豆油勉強維持漲勢;代表一攬子商品的RJ/CRB指數當日收盤下跌1.27%,收于268.83點。
與此同時,紐約匯市美元指數11日大幅上漲,并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增幅。截至紐約匯市收盤,歐元兌美元跌2.2%,報1.2882美元。而貴金屬方面,受投資者避險買盤推動,COMEX期金11日收盤微漲,因美元走強形成壓制,主力12月合約最終報1,199.2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