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在議息公告中透露出來的另外一個重要信息則是,經濟復蘇正在放緩。美元和歐元作為對手貨幣的走勢規律是,在全球經濟明確向好時,美國經濟表現差對美元是個打擊,因為歐洲經濟相對走好有利于歐元;在全球經濟處于悲觀氣氛時,美國經濟表現差對美元反而有提振作用,因為投資者認為,火車頭都不行了,后面的肯定會更糟,所以會追捧美元資產尋求避險。
之所以歐元能夠在前一段時間走強,除了美國擴大貨幣刺激的預期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全球復蘇的大背景下,歐元區經濟由于周期滯后于美國的正處于經濟走強階段。而現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的主基調已經確立,經濟龍頭已出現問題,加上英國和歐元區經濟數據也并不理想,英鎊和歐元走軟成了大勢所趨。
同時,前段時間促使歐元走強的金融市場因素,例如債務國成功融資等利好也釋放完畢,CME歐元兌美元非商業空頭持倉占比已經下降到低位,這些因素也成為美元反彈的一個重要因素。
促使美元走強的上述因素不會很快消失,因此美元指數短期或將階段性走強。
當然,這一結論的風險在于,如果美國經濟繼續表現不佳,為了與擴張性財政政策相配合,美國開始擴大證券持有數量,那么新的量化寬松將會使美元重歸弱勢,就如同2009年3月后那樣,美元在半年多時間不斷下降。還有一個風險在于,不斷攀升的貿易赤字對經濟復蘇構成了負面效應,如果美國政府為了擴大出口,通過各種手段主動推行弱勢美元政策,這也可能促使美元走軟。另外,如果美國經濟形勢好轉速度超預期,也會推動風險偏好情緒上升,從而對美元構成利空。(中證證券研究中心 徐建軍)(本報記者 任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