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峰會上的吳超超
盡管康師傅方面從網上查到了潛入者“吳超超”的部分信息,但是仍然無法確認此人的真實身份。此時,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將在深圳召開“2008中國·國際飲用水峰會”,各大瓶裝水企業都要參加。一封匿名的郵件告知“吳超超”也將參會,于是,康師傅杭州水廠的事件處理小組人員趕到了會場。
“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名‘偷拍者’,他站在會場后方農夫山泉的展臺邊上。”保安班長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那個小伙子留著長頭發,額頭有點寬,跟當天拍照的人一模一樣。當時,我和他面對面爭論了10多分鐘。”
通過熟悉的媒體人士,康師傅方面獲得了一張吳超超的名片。他們還在農夫山泉董事長的記者見面會上,拍到吳超超與他在一起的照片。
偷拍者“吳超超”自稱是浙江理工大的學生,而在峰會上出現的“吳超超”的名片上,印“養生堂”(農夫山泉的控股公司)廣告中心媒介策劃副經理的頭銜。
吳超超是否另有其人?2009年5月4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浙江理工大學查詢了該校的學生名單——2008年的在校生中,沒有名叫吳超超的人。
在杭州市經濟開發區人才中心,記者查到了三個名叫“吳超超”的登記信息,全部來自浙江大學。其中一人的信息顯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播所2008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而在網絡上搜索“養生堂”員工吳超超,顯示此人在浙江大學外語學院2006屆本科生畢業,后考入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播所,獲得碩士學位。他曾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有關企業品牌建立、重塑、整合的文章,著力品牌戰略研究資料。其中發表于《廣告人》2007年第8期的論文是《公益與商業的平衡之術——農夫山泉公益營銷的商業智慧》。此外,他的作品還包括《康師傅下一個目標:趕超農夫山泉?》、《康師傅“暗算”農夫,娃哈哈“哈”不起來》等。
這些2007年刊載的內容,最終在2008年康師傅“水源門”中被媒體廣泛引用。
2009年6月2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撥通養生堂有限公司廣告中心媒介策劃副經理吳超超的電話,對于拍照者是不是其本人,吳超超表示“無法回答”。
“是不是我,或者另外的人,我覺得都不是很重要。就看(網上說的)是不是事實了。”他說。
對于“商業競爭應該遵守什么樣的準則和底線”的問題,吳超超表示,他還沒有考慮過,但哪一種水更健康,更適合消費者飲用,這是一個越辯越明的過程。“如果大家都是一團和氣的話,最后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優質水源”源于何處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康師傅的上述離職高層反思:農夫山泉正是抓住了2008年6月康師傅更換的礦物質水的宣傳廣告中一句“選用優質水源”的契機,通過偷拍和天涯上的帖子,成功地打擊了康師傅在瓶裝飲用水中的地位。
而在康師傅的“優質水源”受到消費者質疑后,農夫山泉在2009年更換了自有瓶裝水品牌農夫山泉天然飲用水的廣告,向消費大眾宣傳“真正”的“優質”水源。農夫山泉強調“源自優質水源,從不使用自來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農夫山泉提供的有關資源表明:該公司在全國的設廠大都選擇在水源地,例如杭州千島湖水庫,湖北丹江河口、廣州萬綠湖水庫,以及長白山靖宇。
吳超超在《康師傅“暗算”農夫》一文中也曾表示:“農夫山泉水中的礦物質來得卻頗費周折:首先必須選擇深山冷坳中的天然水源,與地方政府簽訂至少50年的使用協議,支付大筆開發費用。之后再在遠離人煙的地方建造生產基地,再通過漫長的運輸路線,將成品運回大城市。同時,每年用于保護水源地生態的資金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粗略估算下來,要令農夫山泉具有礦物質特性,每瓶農夫山泉付出的成本為4角。再加上其他費用,農夫山泉的利潤比任何一種飲用水都微薄。但是農夫山泉用4角成本換來的礦物質特性,卻輕易被康師傅用一厘錢搞定。”
所謂的一厘錢,文中解釋到:“礦物質水(康師傅的主打產品)是在純凈水中添加人工礦化液而制成。目前,一千克礦化液的平均市場價格為80元,平均投放比例為1:5000。也就是說,一千克礦化液可以生產出5噸礦物質水。如果按目前流行的550毫升瓶裝計算,增加不到一厘錢的成本,便可以使康師傅具有‘礦物質特性’。”
但農夫山泉的水源質量又是如何?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最新(2009年3月19日)一期《中國地表水水質月報》,千島湖——農夫山泉的水源地之一,已被列入第Ⅳ類。
根據國家環保部的分類,地表水共分為五類。從被污染程度的輕重,從Ⅰ到Ⅴ。Ⅳ類地表水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也就是說,千島湖的水只能作為工業用水,即便要作娛樂用水也不能和人體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