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博弈加劇 房價堅冰仍未“解凍”
隨著“地方版”調控政策顯現一定的“殺傷力”,樓市遇冷,但專家提出,目前樓市正處于政府、銀行、地產商、購房者的多方博弈狀態,觀望情緒濃厚,房價并未出現整體松動跡象。
“地方版”調控政策進度不一,不少地方仍在觀望和等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表示,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主要原因是供求矛盾突出,也與一些地方和部門認識不到位、落實調控政策不力等原因有關。
現有調控政策的“執行力”遭遇考驗。記者最近以購房者身份走訪了樓市,結果發現仍有不少曲線炒房的“暗門”。一是通過個人消費貸款的方式“繞過”住房貸款;二是無房戶同時通過不同銀行購買多套房均可享首套房優惠。一位銀行業人士說,購房者可以通過個人消費貸款、透支信用卡、小額無抵押貸款等方式獲得資金,銀行只要有利可圖,大多不會拒絕。
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李文杰表示,目前政策仍有漏洞,由于銀行系統沒有實現全面聯網,在一地買房后可以到異地貸款,并且有的銀行并沒有完全落實限貸措施。此外,“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目前尚未明確,地方在執行過程中有難度。
盡管部分地區出現了房價回落跡象,但波及面和降價幅度有限,多數房產商對降價仍“保持沉默”。
降價聲勢較大的恒大集團,宣布公司樓盤從5月5日起實行8.5折“讓利”促銷,但這些樓盤大多不在核心城市,并且該公司媒體部一位負責人表示:此次促銷是既定的市場策略,和調控政策沒有直接聯系。李文杰說,降不降價跟房地產商手里的資金量有關系,如果不急于回籠資金,降價的可能性就不大。
樓市遇冷,是否會對相關聯行業產生波及效應?一種觀點認為,當前調控政策不可能持久,因為樓市停滯將波及鋼鐵、水泥、家居等相關行業,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政府將很難承受經濟壓力。不過,多年從事鋼材貿易的中間商賈勇超并不認同。他對記者說,今年螺紋鋼價格最高時達到了4500元左右,樓市調控開始后,各地區螺紋鋼短時間內出現了300元左右的跌幅,目前價格已逐步企穩。
“總體來看建材價格仍處歷史高位。”長期從事鋼鐵行業市場分析的研究人員滿容容說,根據我們對幾大鋼廠出廠價格的監測,受房地產調控影響,4月中旬以來螺紋鋼曾出現一波急跌,但今后價格下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