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2009年中國經濟不是底,2011年經濟增速還會低于2009年,但通脹率會高于2010年。”
眾多學者和專家都認為,在針對宏觀經濟的雙重擔憂(通脹和增長放緩并存)中,6月份或是宏觀政策的“窗口期”,即預計政策會以多看少動(或微調)為主。
二季度后進入政策調整敏感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金融藍皮書》預測,今年二季度以后將出現市場比較敏感的政策調整期,其形勢可能與2007年下半年比較相似。
藍皮書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為抵御金融危機影響所采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得明顯效果,經濟下滑趨勢得以控制。在寬松貨幣環境中,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上揚,對于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作出了樂觀反應。但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仍然不穩固,特別是經濟內在的結構性矛盾并不能夠依靠短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給予解決,必須在體制機制上有所創新,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空間。
基于上述認識,藍皮書認為,在今年年中以前,現有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但是政策微調在所難免,尤其是出于管理通脹預期和抑制資產市場投機的考慮,貨幣和信貸政策存在適度收緊的可能,財政赤字規模也會受到控制,從而體現決策層從力保總量增長向總量與質量并重轉變的意圖,為下一年的政策調整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