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21日訊(本網記者 香卉輝)GDP增15.6%,CPI漲4.3%,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9.4%,農民人均收入增16.7%,廈門經濟實現“開門紅”。昨日,廈門市統計局首次以網絡在線的方式公布并解讀一季度廈門經濟運行數據,總統計師許建良還回答了網友提出的問題。
GDP增幅全省第一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周年,廈門經濟開局良好。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完成(GDP)456.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6%,廈門經濟實現“開門紅”,增幅位居全省九個設區市第一,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1個百分點。
企業家信心指數持續上升,表明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的樂觀度進一步提升。企業景氣監測顯示,一季度廈門市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8.16,運行于“中度景氣”區間。被調查企業中,46.4%的企業家對宏觀經濟持 “樂觀”態度,僅8.2%的企業家表示“不樂觀”。
436家產值超億元
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對GDP的貢獻率為73.8%。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436家,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63.41億元,全市凈增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38家,其中凈增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有5家,其中1家企業產值增量超過50億元。
從行業看,全市33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產值實現增長的有29個行業,增長面達到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