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政部特使霍爾默首次示好 繼續保持對中國貿易開放
時間:2007-11-27 09:20 來源:
美國財政部中國問題特使艾倫·霍爾默日前表示:“對于美國和中國來說,保持貿易和投資的開放是非常重要的,美中今后也將繼續保持這種格局。”霍爾默是11月15日在接受和訊網和中國日報環球在線聯合專訪時就中國網民提問發表這一觀點的。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前夕,霍爾默此舉被認為是為即將到來的中美雙邊談判示好。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于12月12日和13日在北京舉行,而霍爾默在11月12日就抵達北京,并積極通過當地非官方途徑釋放美國對此次對話的姿態。
霍爾默是在今年2月被美財長保爾森任命擔任特使的。霍爾默并非中國問題專家,但是由于曾經擔任美國貿易副代表的背景,外界廣泛預期該項任命旨在發揮其在貿易談判方面的專長。
在與網友互動時,面對網友提出的“美國在政治上提倡自由、公平、公正,在經濟上是否也提倡自由、公平、公正?”的問題,霍爾默表示,盡管對美方而言,在中美貿易中存在著巨大的逆差,但是開放的投資貿易給美國帶來了非常多的好處:對企業而言,它們可以變得更加富有創新性,更加高效;對消費者來說,有更多的進口產品可供選擇以及更低廉的價格。所以,美國會繼續保持貿易和投資的開放。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美國作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481.9億美元,增長15.7%。根據美國去年的資料顯示,中美貿易差額達2325億美元,和其他國家相比都要大。
人民幣升值問題也成為網友向霍爾默提問的熱點問題之一。對此霍爾默表示,盡管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升了11%,但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中國對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出口依然強勁。更靈活的匯率機制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都有好處。他認為更靈活的匯率機制,對于糾正貿易失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民幣幣值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發出明確信號,表示中國向這些能夠在中國開展投資貿易的國家敞開大門。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主要將涉及五個方面:監管透明度、加強節能和環境保護、保護和鼓勵創新、食品和產品安全以及包括匯率和宏觀經濟政策、市場準入、金融市場發展和開放在內的重大經濟問題。較之今年5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此次戰略對話的議程中首次列入了食品和產品安全問題。霍爾默認為,這正是SED的一個成果,“當問題來臨的時候,我們提供了一個對話平臺”。而霍爾默此次的中國之行是為這一對話打前站。
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