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行政院”5日通過離島建設條例,其中并未納入在澎湖建賭場的條款,這讓希望靠賭博業繁榮本地經濟的澎湖人感到失望。澎湖風光秀麗,但旅游業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是否在澎湖開設賭場的問題,除了關乎經濟和道德風氣,背后還關系到政黨的選舉利益,所以就變成了一本經濟、道德和政治糾纏不清的糊涂賬。
20年前就想設賭場
澎湖近年來努力招徠旅游觀光客,但一來島內客源有限,二來受季風氣候影響,一年中數月有大風,導致旅游淡季漫長。這讓澎湖人把振興旅游業的希望放在了賭博業上。
澎湖自20年前就提出要開設賭場,去年澎湖縣府擬定第一部“澎湖縣開放國際觀光旅館附設博弈娛樂場經營管理自治條例”,但被臺當局否決。澎湖縣府估算,博弈產業可為澎湖每年帶來約260億元(新臺幣,下同)稅收,引進資金至少400億元,產值可達千億元以上,是能幫澎湖弱勢離島經濟脫胎換骨的“金雞母”。
此次設置賭博業條款被“行政院”刪除,引發澎湖縣府強烈不滿。縣長王干發批評“行政院”漠視離島經濟發展,澎湖將進一步抗爭。“立委”林炳坤則質疑,“行政院”為了選票,有意在臺灣本島設置博弈業,卻排除弱勢的離島。
賭不賭的政治考量
在離島設賭場,無疑對當地經濟有幫助,但是,因為賭博違反許多人的道德標準,即使在離島,反對賭博業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批準離島開賭場,是否有助于民進黨拉票,難以評估。
更重要的是,澎湖一貫是藍營的票倉,而除澎湖外,像云林縣、嘉義縣、臺南縣市、高雄縣等更偏向民進黨的縣市,都曾表達過建賭場的意愿,僧多粥少,若當局把建賭場的頭籌給了澎湖,恐怕會引發自家人的內訌。
所以,大概是權衡利弊后,“行政院”選擇只通過其他澎湖建設條款,單單剔除了賭博部分。“行政院”官員強調,在“立委”改選前,“行政院”不會處理任何涉及賭博的政策。這意味著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前,將盡量避免涉入這一敏感議題。
開放“三通”是正道
數月前在臺北舉行的第一屆博弈、娛樂、觀光產業論壇上,有“博弈教父”之稱的美國內華達州大博弈暨酒店管理學院院長曼恩在演講時說,臺灣要發展觀光休閑產業,問題不在開不開放賭場,關鍵在如何整體開發當地的旅游業。澎湖縣旅游局長洪棟霖也曾向媒體表示,對地方發展旅游業來說,賭場是重要的,但澎湖本身擁有的自然資源才是主要賣點,如果旅游業是一碗牛肉面,賭場也只是提味的蔥花或辣椒。
正在澎湖建設度假村的英商韓亞力對于自己這項大投資很有信心,他說,就算澎湖沒有賭場,只要開放“三通”,投資就不會賠錢。在開不開賭的擾嚷中,這兩位外國人倒是旁觀者清,切中要害。一是開不開賭場不是發展旅游業的關鍵,二是關節處在于“三通”。這比此前20年的爭吵來得有效、實際和健康!本報特約記者 任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