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3時,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臺灣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和《物權法(草案)》、《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會議由王瓊瑛主持。
陳云英代表在發言
陳云英代表在發言中對吳邦國委員長的報告很認同。陳云英談了四點感受:第一、這個報告非常好,很實在,而且實事求是。報告內容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對人大常委會一年的工作,我認為成績非常顯著。主要體現在報告當中的“四新”等。我覺得去年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在整個工作方法上比較突出,以人為本,特別是緊緊抓住當前社會群眾所關注的問題,通過人大加以解決,這是很明顯的。
第二、人大的立法工作具有開創性。立法的過程聽取的社會各方面的意見,甚至有的直接上報,廣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體現了立法過程中的開創性。
第三、比較突出抓實效。特別是《監督法》實施近一年,在這一年中,能夠抓住重點,結合社會關注的,以及我們提倡和諧社會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能夠緊緊進行跟蹤,包括環保問題、資源問題等等,一年來確實取得了很大成績。
第四、去年的工作有創新。人大對外的交往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去年人大對外交流也是非常廣泛的。另外,人大對立案和建議等等抓得非常緊,特別是擴大人大常委會的活動,增加了視察活動。
同時,陳云英表示,談到2007年的工作,我認為指導思想方向是明確的,目標、責任非常清晰。2007年工作總體抓住重點,特別是為明年的換屆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2007年的工作計劃當中有一項我認為抓得很及時,而且是必須的。就是人大要聽取和審議國務院《關于保護臺灣同胞投資情況的報告》。作為臺灣同胞我們非常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從目前來看,國務院1999年有一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實施細則》,實際上早在1988年,國務院就制訂了《鼓勵臺商合資》的法規文件。1994年通過了《保護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這些基本形成了保護臺商投資的一個法律體系。按照這樣的法律體系發揮的作用是比較大的。十多年來,臺灣同胞在祖國大陸的投資可以說是從沒有到有,從小到大,從個案到整個行業的推進,是這樣的過程。現在累計項目有7萬余件,實際投資也是達到相當大的數目。
陳云英說,從福建來看,福建在海峽兩岸關系中的作用,特別是臺胞到福建投資的情況來說,去年投資的規模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進展。2006年福建省新批的不同的臺資資金達到19.1億美元,實際到14.2億美元。對臺進出口貿易達到56.07億美元,增長15%。在兩岸的經貿合作當中,福建率先舉辦了福建的商品展銷會。另外,福建實施了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在福建的臺胞已經拿到個體工商戶的執照,這是兩岸經貿當中的一個突破。同時擴大了臺灣農產品的零關稅的種類的范圍,這是兩岸的經貿交流。另外,福建率先到臺灣進行圖書交易,舉辦圖書交易會。這些經貿交流大大促進了福建和臺灣的發展。另外,進一步開辟了海岸,促進了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從去年來看,廈門和金門,還有泉州和金門這些航線旅客達到60多萬人次,推動了兩岸旅游業的開展,而且實現了貨運。廈門和金門的包裹也比較多,福建居民赴金門,還有馬祖地區的旅游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旅游業,武夷山和阿里山、日月潭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陳云英談到,從這些方面來看,兩岸的經貿活動是在不斷地推進。從福建來說就得到一個例證。兩岸的交流與發展,反映了兩岸經貿交流的趨勢,而且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所以,臺灣當局,特別是陳水扁當局,對兩岸交流設置了一定的障礙,但從目前來看,臺灣同胞到大陸來投資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不管陳水扁當局采取什么不利兩岸發展,不利兩岸經貿的合作的任何措施。畢竟臺資要生存,要發展,大陸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環境,所以,必然找投資環境好的地方發展,而大陸是發展投資非常好的一個地方。所以,我認為人為不可能阻擋兩岸的經貿發展,這也是發展的趨勢。 特別是祖國大陸非常關注和重視臺灣同胞投資的保護。胡錦濤主席和國民黨連戰主席會面以后,兩岸關系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別是2006年,中央臺辦和國民黨臺商服務中心訪問團,在北京舉行的第二次保護臺商合法權益的一個工作會。會后形成的關于保護臺商的合法權利,這其中達成了10項共識。從這些方面可以體現祖國大陸加強對臺商全面保護。正因為有這么一個好的環境,所以,我前面所說的兩岸關系,特別是經貿關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得到了順利的發展。但是,應該說二十年來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特別是十多年前所制定的《臺灣投資保護法》這些法規,因為目前的形勢的發展而變化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如何進一步保護臺胞投資的合法權益,確確實實有一些問題,有一些情況我們需要論證和調研進行必要的了解、審查。因此,我非常認同全國人大2007年對《臺胞投資保護合法權益》進行進一步審議,我想這項工作意義非常大,我非常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