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地點:湖南省長沙縣春華鎮石塘鋪村
王社強沒有想到,自己還能從鎮里負責新型合作醫療的醫管辦又領到4000元。2007年,他已經從這里報銷了女兒動手術的部分花費,領了1萬多元。
王社強家住湖南省長沙縣春華鎮石塘鋪村,石塘鋪村距離長沙市區不到2小時車程,這里的農民收入水平在全省算得中等水平。石塘鋪村共有119平方公里,1060戶,4188人。村里主要以農業種植、養殖為主,村民中也有不少出去打工掙錢的,大概占30%左右。這些年,村里發展了大棚種植蘑菇、養殖肉鴿,村里還辦起了一個食用菌公司,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不少。2007年,石塘鋪村的人均收入能達到5400元。
在村里,王社強算是家庭負擔重的。結發妻去得早,留下3個女兒,后來找的媳婦,還帶著1個兒子。去年,女兒查出來有心臟病,手術難度大,是在長沙市有名的湘雅二院動的手術,手術費、醫藥費加上住院費用一共花了5萬多元。
“好在我們家每個人都交了10元錢,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費給報銷了12000元。”為了給女兒治病,王社強沒少借錢,新農合報銷的這筆錢給他大大減輕了負擔。
今年,他領到的這4000元是縣里的“愛心助醫”款。“愛心助醫”是長沙縣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礎上,發動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成立的救助基金。患大病的農民在原有的合作醫療之外,還可以憑醫院證明,通過鄉村兩級衛生部門申請3000到3萬元不等的“愛心助醫”款。自2005年9月“愛心助醫”啟動以來,兩年多時間長沙縣共有1400多名像王社強這樣的大病患者家庭得到了救助,總救助金額超過了775萬元。
這不,就是村里的會計胡庭凱知道了王社強的情況,幫他遞的申請。“治大病花了4萬元以上的就能申請,村里每年可以申請兩個人,經過民政局調查并同意后就能上鎮里領到錢了。”胡庭凱說。
“愛心助醫”成了新農合的補充和延伸,和新農合一起溫暖著每個石塘鋪村村民的心。
“長沙縣是省里首批試點搞合作醫療的,我們村從2004年就開始有合作醫療了。”村支部委員王雨村說。“最初,村里的參合率不算太高,今年我們村的村民100%參加了。”
正聊著,村里的熊愛清上門了,她插話道:“每人交10元錢,就能按比例報銷。看大病,我們農民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熊愛清2007年5月份在省婦幼保健院做手術,一共花了8000多元,參加了新農合,報銷了2000元。
不僅心里有底,現在村民看病也容易。村里有衛生院辦的診所,常年有兩個大夫,看病、打針、拿藥,都很方便。“家里病人實在起不了身,還能給打個電話,叫大夫上門來瞧,大夫熱心著呢,上面醫院派下來的醫生,我們放心。”熊愛清說。
熊愛清來找王雨村,是為了她婆婆看病吃藥的事情。“看大病我們能報銷了,我琢磨著這老人平時看病吃藥的錢是不是也能報點,所以找人打聽打聽。”熊愛清婆婆78歲了,患有糖尿病,雖說從來沒住院治療,可每年吃藥沒少花錢。“平時看病吃藥多,要是能多給他們補助點就好了。”
熊愛清所期盼的“補助”已經有了!從2006年開始,新農合有了項新政策,心臟病、癌癥等6大重病和慢性病的老人,能報銷門診醫藥費的10%。“村里每半年一共能報銷2500元,只要半年內花1000元錢以上,就能申請報銷。到現在已經給50個人報過了。”王雨村又對熊愛清叮囑道:“你趕緊把你婆婆吃藥的發票找出來,我給你想辦法辦去!”
像“愛心助醫”這樣的探索越來越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越來越完善,給農民的醫療保障越來越多———這是石塘鋪村所有人的期盼。
背景資料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2008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表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試點順利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目前已有20個省份實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覆蓋。截至2007年9月底,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有2448個,占全國總數的855%,參合農民近73億人,參合率達到86%。中央和地方政府對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由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農民繳費也相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