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基金,證件號碼不匹配?在銀行工作的小陳,就曾接到臺商打來的電話詢問:怎么他的臺胞證買不到基金?原來,按規定,目前大陸的基金尚不對境外人士開放投資。
近年來,股市紅火,基金熱賣,大陸的理財市場逐步成長,各種金融機構也想著法子吸引客戶。另一方面,在大陸扎根的臺商也越來越多,手中或多或少有些富余資金,就想著投資理財,但大陸的資本項目尚未完全放開,為了防止境外“熱錢”涌入,境外個人投資A股市場、基金甚至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有一定限制。
買基金炒A股都不行
自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不斷升值,兌美元匯價上漲了約6%。另外,上證綜指去年漲了130%,今年來最高漲幅也有六成。拿著升值的人民幣,投資繼續看好的A股市場,不少臺胞就是這樣盤算的。
不過,廈門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說,包括臺商在內的境外人士若要購買A股,需要透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簡稱QFII)的形式,尚不能直接開設A股賬號,這部分人只能望股興嘆。
受益于火爆的A股行情,大陸新基金的發行也是火熱無比。今年早些時候,不斷有新基金刷新銷售記錄,從數小時到十幾分鐘,大陸投資者掀起了買基金的“群眾運動”。同時,基金收益也很可觀,僅從去年來看,火爆的A股行情讓不少投資者在基金上賺到了超過50年存款利息的收益。這難免讓手握閑錢的大陸臺商眼熱心動。
但是,“按規定,境外人士是不能買基金的。”廈門農行個人業務處有關人士說。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同樣告訴記者,從理論上講,基金目前只對境內居民銷售,臺商憑臺胞證無法開設基金賬戶,其證件號碼輸入電子系統,無法“過關”。
可是這僅是“從理論上講”,業內人士透露,有少數基金公司的系統卡得較松,有時臺胞證號碼在同一系統今天過不去,明天卻能過關,產生“漏網之魚”的可能性也存在。
據稱,臺商不能買基金與兩岸未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有關。
炒金炒匯可以開戶頭
“臺商個人可以買保險,但要符合一定條件。”平安人壽廈門分公司有關人士稱,在大陸連續居住3年是條件之一。這位人士還善意提醒,臺商個人買保險,盡量避開短期險,因為其個人的健康情況等較難取證,理賠服務尚難以延伸到臺灣,而長期險的期滿金或賠款領取很簡單,身故等保險事故也較容易獲得證明。
大陸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臺商也可以買,但同樣要符合一定條件。廈門光大銀行一位理財經理說,經常有臺商想購買理財產品,他們應符合的條件首先應是在大陸居住一年以上,另外,資金應是其在境內所得。證明居住一年以上,根據臺胞證的入境簽注時間;而證明資金在境內所得,則需臺商所在公司開具證明。
不過,臺商在大陸的銀行辦存折是很方便的。一家商業銀行人士說,他們只要憑臺胞證就可開戶、申辦借記卡。另外,要是在一些開辦外匯買賣、紙黃金業務的銀行辦了借記卡,并開通了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臺商還可以炒匯、炒金。廈門中行、招行人士均稱,臺商可以開設炒匯戶頭,在中行還可以買賣紙黃金。
想走灰色渠道有風險
A股行情火爆,臺商個人沒法炒,就有人以外資企業法人名義進入股市。廈門一位券商認為,目前尚沒有明文規定說外資企業法人不能炒A股,所以他個人認為,這種炒股方式是允許的。但是,對于有的臺商借用大陸居民的身份證炒A股,銀行和證券業人士均認為存在風險,且不說資金打入別人戶頭,自己難以監管,還容易惹上洗錢嫌疑。
眼前,賬戶清理和第三方存管正在推進,要求炒股賬戶實行實名制,并由銀行托管證券賬戶資金,這使得借名炒股風險加大。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兩岸開放“三通”或將不遠,兩岸金融互動將會增強,臺資金融機構有望在大陸成立合資券商,提前卡位,為未來直接服務于臺胞理財需求做好準備。而部分人士則希望,對于長期居住大陸并符合一定條件的臺商,可以先行試點,讓他們合規自由地炒股買基金,分享大陸經濟高速成長的大餐,也可以由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臺商的新產品,更好地滿足臺商的理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