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瘋狂殺跌的盧布匯率終于在普京舉行年度記者招待會之時表現(xiàn)得比較平靜了,隨后緩慢收復“失地”,收盤時穩(wěn)定在62美元左右。
普京在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盧布能夠復蘇。他強調,俄羅斯目前經濟的動蕩首先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而西方國家就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實行的多輪制裁并非俄經濟現(xiàn)狀的主要影響因素,只占“25%或者30%”。但目前俄金融經濟形勢仍保持在正常軌道,在最壞情況下,俄羅斯能夠在兩年內走出經濟困境。
支撐普京說法的因素還是有的。根據匯豐公布的俄羅斯11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shù)(PMI)顯示,11月俄羅斯制造業(yè)活動擴張加快,達到了11個月來的高點,也較10月50.3上升至1.4。然而制造業(yè)在俄羅斯經濟中的比重并不大,僅占16%左右,不能完全展示俄羅斯經濟的全貌。而且壞消息顯然要多過好消息。利率的迅速抬升會加劇企業(yè)資金的流動性短缺問題。資本的迅速外流已經導致了一系列惡果。
那么,暫時穩(wěn)定的盧布今后會如何表現(xiàn)呢?俄羅斯能否走出當前困境并不是普京一說了之。至于稱油價跌到40美元俄羅斯也可以應付,或許只是為了國內信心喊話而已。從歷史上看,盧布匯率對油價波動十分敏感,俄羅斯對油價下跌基本沒有抗拒能力,也沒有什么有效應對措施。
1985年-1988年世界油價從30美元/桶跌到接近10美元/桶,致使當時的蘇聯(lián)損失了400億盧布,這嚴重惡化了蘇聯(lián)的財政狀況,并誘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最終導致蘇聯(lián)解體。1998年,國際能源價格再次大幅度下降,僅此一項俄羅斯就損失了50-70億美元,加上隨后到來的債務問題,俄羅斯爆發(fā)了嚴重的金融危機,造成了政治動蕩。2008年油價因需求端大幅下降而暴跌,同樣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經濟風險。
俄羅斯由于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當然不可能也不會被油價下跌拖垮。只是它每次靠石油漲價積聚的財富并沒有給俄羅斯帶來什么新的變化,卻一次又一次被西方世界洗劫。普京當然很清楚俄羅斯的這些問題,他表示,未來俄自身需擺脫依賴能源出口,實現(xiàn)經濟多元化。然而,這件事俄羅斯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至今仍沒有看到任何起色。而且寡頭經濟對俄羅斯的傷害很大。葉利欽時代的老寡頭被打掉,新的寡頭隨著畸形的經濟再次生長出來。當今俄羅斯的經濟結構與1980年代的蘇聯(lián)經濟結構幾乎沒什么變化。
強國夢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為保障。俄羅斯并非是朝鮮或者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過分強調核武威懾能力反而向對方透露己方實力的空虛。盡管此次盧布危機中,由于外儲大幅增加使得普京比以往更有信心,不過央俄行大幅升息,甚至傳說中的外匯管制等措施并非是遭遇此類危機的良策,俄羅斯相對困難的時期還遠沒有結束。
當然,我們希望在明年的時候,普京能夠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展示一幅俄羅斯走出危機的成功圖景,畢竟一個虛弱的俄羅斯對世界來說,并非好事。(黃望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