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鋒:美國可能將奉行“新孤立主義”
特朗普上臺,將對于美國的亞洲政策、美國與亞洲傳統盟友及安全伙伴的關系,帶來影響和沖擊。2016年5月以來,美國的亞洲盟國幾乎都以公開的方式表達了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擔憂,原因是特朗普在對外政策主張上強調要更多以美國自身的利益為核心,不要更多承擔保護盟友的責任,甚至說鼓勵日本和韓國走向“核武裝化”來自我保護。在朝鮮的核擴散問題上,特朗普說,一旦他當選,愿意和金正恩舉行首腦會晤來打破朝核問題僵局。這顯然同奧巴馬政府以及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時代所強調的對朝“壓力和孤立”政策背道而馳。
從競選時期的外交主張來看,特朗普雖然觸碰不多,但至少他思考的是要和奧巴馬的民主黨政府做進一步切割,尋求弱化美國在亞太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美國角色,更多地讓美國能減少受全球責任的拖累,把更多資源用來發展美國自己。所以,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主張普遍被視為是美國可能開始奉行“新孤立主義”。
可以肯定的,特朗普政府會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上做出重大調整。例如,奧巴馬政府力推TPP,而特朗普和共和黨國會議員普遍反對TPP。一旦特朗普上臺,TPP走向邊緣化幾乎是可以肯定的。而TPP一直被視為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經濟支柱。
但同時,特朗普政府又不會放棄美國亞太戰略的基本架構,更不會實質性地改變美國在亞太的前沿軍事存在和同盟體系。亞太地區已經成為美國在海外的“核心利益”,特朗普政府仍然會延續美國亞太戰略的基本要素,但“亞太再平衡”戰略肯定要進入新的評估和調整期。
第二,特朗普政府廢除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可能性非常微弱。“薩德”系統在韓國的部署是克林頓政府以來歷任美國政府和五角大樓的長期政策努力,代表了美國防御部門亞太軍事部署的戰略性行動。特朗普政府盡管想要一定程度弱化美國的海外軍事干預度,但并不會直接去否定和推翻美國防務部分的亞太戰略部署行動。特朗普政府的朝鮮政策可能嘗試回到2003-2008年小布什政府時代的朝鮮政策,轉而“既施壓、又接觸”,但我看不到特朗普政府會在“薩德”問題上重新進行重大調整的實際可能性。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究竟會有什么樣的新特點和新內容?我們不要結論下得太早。一是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團隊究竟將如何構成,什么樣的人士將進入特朗普外交政策團隊,我們還要等等看;二是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后,他的總統競選期結束了,準備上任的“侯任總統期”已經開始。特朗普與他的團隊如何思考和拿出綜合的外交與國內政策?什么是他執政所需要的外交理念與外交重點?這些都需拭目以待。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其現在設想如何去和特朗普政府打交道,不如繼續深入觀察特朗普和他的團隊究竟會在內政和外交上如何將“變革美國”以及“讓美國重新偉大”變成正式的理念、措施和方案。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