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的擔心,導致金門人對“戰地政務”有一種復雜的情結,與金門有過“關系”的人,也對這個小島有特殊的情感。
從1949年軍隊進駐,到1992年“戰地政務”終止,金門人過的是“非一般的日子”。據說,每天晚上10點以后,全島實行燈火管制,老百姓不準點燈,島上一片漆黑。為了防止島上軍民偷聽大陸廣播,島上不準使用收音機。漁民出海捕魚,必須去鄉公所開具證明,所有的漁船必須統一編號,在指定的時間、海域作業。 島上軍民一律不準養鴿子,以防“間諜”通過鴿子傳送情報,軍方還布置有士兵專門射殺野鴿子,以防被人“臨時利用”。久而久之,鴿子絕跡金門。
1958年“8.23”炮戰后,兩岸已經沒有大規模的炮火沖突,但“心戰”卻始終沒有中斷。“心戰”的形式主要有廣播(分有線和無線兩種)、氣球和宣傳彈等。1953年3月5日,解放軍在廈門角嶼設立對金門廣播組,這是大陸第一個對金門廣播點。半年后,國民黨金門守軍在馬山設立廣播站進行“反攻心戰”,“嘴仗”一打就是30多年。馬山距角嶼不過2100米,退潮后更只有約1800米。
有關“心戰”,許多有趣回憶在這個懷舊的時代浮出水面。有解放軍戰士的,“在大嶝島,隨時可以聽到馬山廣播站播送的‘心戰’廣播,‘共軍弟兄們……’, 聽多了,有時還以為是公社廣播站在廣播呢。當然,金門的‘國軍弟兄’,也會聽到大陸廣播員的‘心戰’節目……當雙方的喇叭同時開播時,島上的軍民聽到的只是一片高分貝的雜音。”
有播音員的:2004年12月7日,曾經參與“廣播大戰”的三位退休老人陳菲菲、吳世澤、田萬恭,相繼赴金門旅游。陳菲菲老人說:“ 只要天氣稍好,我們每天早上起床一抬頭,就能看到金門,金門的房子、樹木還有崗哨,都看得見。十幾年天天看到它,卻無法踏上它,想去金門都快想瘋了。尤其是想看看當年的‘老對手’,當然現在如果看到了就是老朋友了。田萬恭說,“天氣不好,可能要下雨,我們從望遠鏡里看見金門守軍晾著被子,馬上通過廣播對他們喊‘要下雨啦,大家快收被子吧’。
“心戰”溫情脈脈,更多的時候和地方,戰爭在這里殘酷而現實的。為了預防大陸艦艇搶灘登陸,金門海岸遍布“軌條材”。所謂“軌條材”,通常用火車鐵軌裁切而成,用水泥固定,漲潮時隱沒在海底,末端削尖,傾斜約50度角,可卡住進攻船只,破壞攻方艦只船底。田間地頭遍布“反空降樁”,以預防大陸傘兵與直升機快速攻擊部隊。水泥制成的反空降樁高約3-5公尺,上有尖銳鐵刺,平均每10公尺就立一根,據說有近10萬根之多。碉堡保守估計約有二、三千座,地雷數十萬顆。
由于金門、馬祖等島嶼遠離臺灣本島,兩年只能返臺四次,又處于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線,服役條件艱苦。抽簽定兵時,金門、馬祖被視為“下下簽”,抽中者自嘲是得了“金馬獎”。抽中“金馬獎”的消息傳開后,隔壁阿伯是最高興的,會拜托這位“阿兵哥”休假時帶幾瓶金門高梁來,女朋友則會準備好一封分手信,等阿兵哥上島后寄給他,是曰“兵變”。
好容易熬完了服役期,阿兵哥懷著萬千喜悅逃離這個小島時,心里總會有一個聲音響起:我絕對,絕對不會再回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了。
然而,幾年過去,“阿兵哥”們就違背誓言,拖家帶口地重返金門,網絡上,一篇篇“重返金門記”深情而惆悵。
“很快地,三五年過去了,大家陸續結了婚、有了小孩,當生活中偶逢挫折時,金門記憶便像魅影一般出沒,閃進腦海里的盡是寒風刺骨的深夜瑟縮著站哨的畫面,不由得咬緊牙,罵一聲:“那都捱過來了,這哪值得發愁!”夢中,漫長等假的艱辛感覺會重回心頭,醒來不自覺地抬頭看窗外天空,擔心大霧又讓飛機停飛,回不了臺灣……再過七八年,終于有人隱忍不住了,買好機票,直奔金門,待個三天五日的,滿足地回來了。接著便開始慫恿大家,回去吧,回去吧。”
舊地重游的驚喜過后,今日駐軍人數直線下降的金門,也讓“阿兵哥”們體會到“物是人非”的滄桑。“去之前,我們還興致昂然地向親友解說,想當初一到假日,騎樓下必然胼肩雜沓,爆擠著放假的‘阿兵哥’,提款機前排了三、四十公尺長的隊伍,都是等著領錢花用的‘阿兵哥’。不料,到了一看,騎樓上、馬路上竟看不到一個阿兵哥,可今天是禮拜天啊,繞來繞去還是沒看見半個軍人。找了一家店家問,才知道全金門的‘阿兵哥’所剩無多了。我們走在街上,頓時覺得寂寥,許多店依舊熟悉,貢糖店、書局、撞球間、電影院、泡沫紅茶店、漫畫店、金門名產店,但是整個氣氛不對了,太冷清了。”那些做“阿兵哥”生意的澡堂和洗衣店,早經多次轉產。金湖鎮新市里,是以做軍人生意興起的商業區,隨著駐軍逐漸撤走,原本熱鬧的市集,頓時門可羅雀。
人非就罷了,有時連物也不是了,阿兵哥只能感嘆情何以堪。“接下來便去此行最為重要的景點──營房。車子逐漸接近,似曾相識的風景一一映入眼簾,可彎來繞去居然遍尋不著,急忙找一路人相問:某營連不是在這里嗎?路人答:是啊,不過早已拆光了。轉角那個公園,就是以前的某營連啦。沒辦法,阿兵哥撤光光了喔!我們走到公園前,腦海還不斷浮現舊營區的大門、營房、操練場、餐廳、軍械室,轉眼間都變成了小土丘、水澤和庭閣樓臺,我們站公園入口看了一眼,連踏進去的氣力都沒有了,親友們問:為什么不進去看看?為什么不進去看看?我們搖搖頭,嘆口氣說:都不對了!都不對了!”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