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救扁”背后的各方盤算
蔡英文希望為2016“大選”搭橋鋪路
近年來,對于陳水扁問題,蔡英文態度明顯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在2012年“大選”當中,蔡英文竭力與陳水扁切割,唯恐沾上陳水扁的晦氣。2012年“大選”落敗之后,蔡英文也只是在當年的6月象征性地去監獄探望了一下陳水扁,此后至2014年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之前,整整兩年半的時間里,蔡英文一次也沒有去看望過陳水扁,也很少為陳水扁正面發聲。但在“九合一”選舉后不到一周,蔡英文就急忙到獄中去探望陳水扁,而且呼吁應該讓陳水扁保外就醫。除此之外,在蔡英文的幕后操控下,11名民進黨縣市長當選人還發出聯合聲明,要求馬英九“特赦”陳水扁,大有“地方逼宮中央”的態勢。蔡英文之所以最近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動作頻頻地去“救扁”,動機非常復雜。
蔡英文最主要的意圖是,全力拉攏扁系人馬,凝聚深綠力量,盡快完成民進黨內的派系整合。民進黨內向來派系復雜,山頭林立,雖然“九合一”選舉之后民進黨氣勢大振,但隨之而來的各個縣市的正副議長選舉中,民進黨卻是一敗涂地,甚至連綠營鐵票區、民進黨占據著議會多數席位的臺南市,最后也只能將議長寶座拱手讓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即是民進黨內的派系矛盾過于復雜。作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深知,要想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順利當選,首要之務就是完成派系整合,否則如果未來民進黨繼續分裂,2016勝選的可能性就將大打折扣。民進黨本來就是一個“深綠架構”的政黨,而在民進黨內的各個派系當中,以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連線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把控著較大的權力,因而此刻蔡英文如果能夠親自走上前線,積極“營救”陳水扁,這等于是在向深綠輸誠表態,未來就有可能整合好“一邊一國連線”的人員,將陳水扁的追隨者和支持者收入麾下。如此一來,自己的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路自然也就會多上一份勝算。
蔡英文的另外一重算計是,為馬英九制造新的難題,破壞馬英九“法治使者”的正面形象。“九合一”選舉后民進黨聲勢高漲,而國民黨則氣勢低迷。蔡英文認為,民進黨應該一鼓作氣,乘勝追擊,裹挾著強大的勝選之勢,給已經處于低谷中的國民黨和馬英九當局再次制造難題,讓國民黨氣勢更加低迷,甚至自此之后一蹶不振。蔡英文其實也知道,陳水扁議題在臺灣社會中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難題,如果2016年自己能夠成功登上“大位”的話,也將成為自己難以處理的“燙手山芋”。因而與其將這一難題留給自己,還不如現在將之踢給國民黨當局。目前,國民黨因為馬王政爭、“九合一”敗選已經元氣大傷,此時如果再給國民黨拋出一個棘手難題,勢必會讓已經焦頭爛額的馬英九更加跛腳、更加難堪。馬英九一向以清廉、依法行事著稱,此次如果馬英九破例讓陳水扁保外就醫,馬英九追求法治的正面形象也將不攻自破。
此外,“謊言重復一萬遍就變成真理”,未來如果“阿扁是被政治迫害”的論調越傳越廣,還有可能為馬英九扣上一頂“政治迫害”的帽子。蔡英文自己2016選舉中也可以炒作這一議題,繼續“打馬”、打國民黨。即便最后“救扁”行動失敗,蔡英文依然可以指責馬英九當局缺乏人道關懷,不尊重基本人權,這同樣可以起到較好的“打馬”效果。
在蔡英文看來,重新提出“救扁”議題,除了可以“打馬”之外,還可以起到分化藍營的效果。對于許多藍營鐵桿支持者而言,陳水扁貪污證據確鑿,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此時如果馬英九同意陳水扁保外就醫,勢必會引發許多藍營支持者的不滿,藍營內部也會面臨分裂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