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與巴西、秘魯的“兩洋鐵路”、與阿根廷的水電站和貨運鐵路等大項目穩(wěn)步推進;中國核電走出去在阿根廷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國家電網獨立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二期項目,三峽集團獲得巴西兩座水電站30年特許經營權……一系列大項目合作帶動中國企業(yè)產品技術走出去,幫助拉美國家培育本土化產業(yè)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鑒于此,《2016拉美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重心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進入新階段,拉美與經濟新常態(tài)下的中國繼續(xù)加強合作仍可獲益。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拉關系的發(fā)展,既有經貿合作的“硬支撐”,也有人文交流的“軟助力”。
面對面,手拉手,友好情愫讓中拉人民心連心。習近平主席同特多樂手一起敲奏鋼鼓,走訪哥斯達黎加農戶,同他們嘮家常、聊民生,參觀墨西哥瑪雅文明古跡,展現東方文明對悠久的墨西哥文明的尊重。親身垂范的一個個感人瞬間,印證了“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
今天,遍布拉美多國的孔子課堂上,“漢語熱”不斷升溫,中拉友好未來的希望由此培育。“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千人培訓計劃有序開展,“中拉科技伙伴計劃”和“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已經啟動。2016年,正值首個“中拉文化交流年”。加勒比美食節(jié)、電影節(jié)、音樂節(jié)在中國刮起一陣又一陣“加勒比海風”。熱絡多彩的人文交流,加深了中拉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為中拉關系長遠發(fā)展注入了更深層次的養(yǎng)分。
智利前駐華大使費爾南多·雷耶斯·馬塔近日不無感慨地說:“2010年第一屆中拉智庫交流論壇舉行時,我們討論的更多的是基礎,比如如何改善貿易關系。但現在,我們探討未來10年、15年的中拉關系,探討這個世紀前50年我們要往哪個方向走。”
今昔對比,更見不平凡歷程。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向世界發(fā)出的重要信號,并得到了拉美國家的積極響應。中拉關系快車道行駛的成就表明,中拉合作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大大增強,中拉關系實現更大發(fā)展面臨更好機遇、具備更好基礎、擁有更好條件。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