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觀勢|從近岸到深海 海洋經濟動能澎湃
新興海洋產業多維創新發展、深海科技不斷取得突破、親水親海的海洋旅游欣欣向榮。今年以來,海洋經濟呈現向新向好發展態勢,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5萬億元,同比增長5.7%。海洋產業發展穩中向好,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涌動的藍色新動能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6月8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5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顯示,我國海洋經濟結構優化與升級指數為131.0,比上年增長1.8%。海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在海洋經濟中占比不斷提升。
以低碳技術打造“綠色心臟”,是當前全球航運業轉型和船舶動力系統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山東青島,船舶動力企業正加速構建覆蓋多燃料類型、全功率段的產品體系,推動綠色低碳船舶動力裝備邁向高端化、國際化。
夏日時節,海洋旅游旺季全面開啟。《2025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顯示,民生保障與改善指數為125.7,比上年增長1.9%,親海空間品質不斷提升,海洋旅游市場持續升溫,沿海城市接待國內旅游人數同比增長超14%。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指出,2024年全國海洋旅游業實現增加值16135億元,比上年增長9.2%。
今年,遼寧大連金石灘全新起航“空中看大連”金石灘區域低空游覽項目,同時推出共享無人機項目,將原有三維業態升級為“海灘、海上、海底、海天一體”四維業態,為培育“文體旅+”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海洋強則國強,海洋興則民族興。
在2025年世界海洋日及聯合國海洋大會期間,我國正式發布全球首個深海海山數字化智能系統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由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聯合之江實驗室等共同研發這一系統,是我國在深海領域發布首個數字化公共科技產品。
據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系統將填補深海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空白,有望推動深海發展加快進入數智化時代。
從近岸到深海,我國海洋經濟動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