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攻堅,5年鞏固,近1億人穩定脫貧,中國為什么能?
年末將至,回首“十四五”,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這其中,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在歷史的卷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石正鎮中東村,村民正趁晴好天氣曬制柿餅。平遠縣供銷總公司通過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收購合約,使石正柿花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馮錫權攝(影像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打贏脫貧攻堅戰后,我國設立5年過渡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縮小發展差距,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新時代我國減貧脫貧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貧困不僅是可以戰勝的,而且是可以阻斷、不再復發的。我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也吸引了眾多國家“取經”——8年攻堅,5年鞏固,近1億人穩定脫貧,中國為什么能?
新時代減貧脫貧,我們做對了什么?用好“成功秘笈”,是新階段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應有之義,對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我們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脫貧攻堅期間,總書記頂風冒雪,跋山涉水,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過渡期每年深入脫貧地區考察指導,每年聽取情況匯報,強調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我國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責任,構建五級書記抓脫貧、全黨動員促鞏固的局面。僅脫貧攻堅期間,全國就累計選派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他們同近200萬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起奮戰,鮮紅的黨旗在脫貧一線高高飄揚。
——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我們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廣泛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舉國同心,合力攻堅。以東西部協作為例,2021—2024年援助資金累計投入923.5億元,幫扶農村勞動力就業434萬人,幫助銷售農副產品4222億元,動員社會力量捐款捐物105億元。千千萬萬的幫扶善舉匯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如今的脫貧地區,山鄉巨變,換了人間,832個脫貧縣均培育形成了2—3個主導產業,與其他地區的差距持續縮小。
——堅持精準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斬斷窮根。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穩等問題,我們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健全并有效運行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精準滴灌、靶向治療,真正拔窮根,脫貧不返貧。我們堅持把發展作為根本途徑,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發展能力,讓發展成為消除貧困最有效的辦法。2021—2024年,脫貧地區農民人均收入增速連續4年超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守牢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堅持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內生動力。我們注重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成脫貧致富的強大動能,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引導貧困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擺脫貧困、改變命運。如今,廣大脫貧群眾信心更堅、腦子更活、心氣更足,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新時代減貧治理,是中國之治的生動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抵御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精準方略是制勝法寶,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精準的科學方法,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夠辦成更多像脫貧攻堅這樣的大事難事,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讓我們繼續用好中國減貧的“成功法寶”,加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