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從“網紅流量”到“長紅留量”——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慶實踐”
冬日午后,位于重慶解放碑商圈的中英聯絡處舊址內飄出咖啡與茶的香味。江蘇游客袁可欣坐在二樓露臺,以一杯特色茶飲開啟下午的旅程。向外眺望,別具特色的百年法式建筑與熱鬧繁華的時尚商圈形成反差。
與多年前來到重慶看看洪崖洞、吃吃火鍋不同,她發現,“如今的重慶多了不少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近年來,重慶因建筑“奇觀”、特色美食等走紅網絡,成為很多人的“必選打卡地”。但“網紅”重慶很快意識到,要多措并舉讓“奇觀”吸引的流量變成“留量”,反哺產業發展。
2021年,重慶獲批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十四五”期間,重慶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抓手,消費市場活力與潛力全面激發。2024年,重慶社零總額達1.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5.4%,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既定目標。
地處西部內陸,經濟發展水平與東部沿海尚有差距,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亮點頻出的秘訣在哪?
“在重慶買‘全球’變得越來越容易。”陸海新通道國際消費中心烏拉圭館銷售負責人徐楊說,依托多個國際大通道,烏拉圭紫水晶、哥倫比亞咖啡豆等特色商品實惠可及,吸引了國內外游客。
重慶解放碑商圈內,消費者在“國際優品展”選購。新華社記者 李曉婷 攝
源源不斷的人流是消費的基礎。“十四五”期間,重慶以不斷優化的國際化消費環境與貼心的城市服務供給,持續擴大“流量”基本面。
“我很喜歡中國的電子產品。”在重百商社電器解放碑店,一名菲律賓攝影愛好者選購了一款華為手機,填寫退稅單后就拿到了離境退稅款。
為進一步提升境內外游客消費便利度,重慶實施外國人入境口岸簽“一網通辦”,試點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離境退稅商店超200家,累計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超2200個。今年上半年,重慶接待國內游客人次同比增長8.6%,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長77.2%。
越來越立體多元的“空間”則讓人群駐足。“中英聯絡處舊址這座不可移動文物通過活化利用,引入法國百年甜品、時尚咖啡、國潮茶飲等品牌,變身為一個集文化、消費、體驗于一體的多元空間,只要你想,就能在里面待一天。”香港新華集團西南大區重慶區域副總經理張松說,中英聯絡處舊址重新開放1個月以來,日均客流量達3000人次。
幾乎每個月,重慶都會涌現一些消費新場景——在大都會樓上探訪黃桷樹空中花園;在百年市井街區魯祖廟感受老重慶與新時尚的碰撞;在新開放的半山崖線鵝嶺棧橋打卡留影,探索數十米高崖壁上的獨特城市風貌……
位于重慶半山崖壁上的戴家巷老街。新華社記者 李曉婷 攝
“消費場景的豐富與升級,成為重慶消費市場的重要增長因素和顯著亮點。”重慶市商務委主任章勇武說,特殊的地形地貌賦予了這座城市立體生長的姿態,通過一系列政策賦能、場景創新、業態升級,重慶又進一步抓取并放大優勢,打造“江崖街洞天”等上百個新場景,將空間特色轉化為消費動能。
有效拉長的“時間”也成為重慶的一大法寶。夜幕降臨,懸崖邊的龍門浩老街燈火璀璨,臨江餐吧內座無虛席,食客們等待著無人機燈光秀演出。“雖然無人機燈光秀在空中僅持續20分鐘左右,但它帶來的‘消費窗口’卻會從傍晚一直延續到深夜。”重慶市龍門浩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崇靜說。
重慶的夜有千萬種可能。晚飯結束后去江邊逛集市,在九街、紫薇路等街區探索特色小店,走累了找一家湯泉開啟“躺平”模式,深夜找一家“熱氣騰騰”的燒烤攤和重慶小面店吃夜宵……
游客正在觀看重慶無人機燈光秀。新華社記者 李曉婷 攝
重慶因地制宜培育了眾多差異化的夜間消費集聚地,連續5年提質舉辦不夜生活節,連續4年登頂“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60%以上的消費金額發生在夜間。
“重慶是一座時尚靚麗、實力‘寵粉’的城市。我們將繼續發揮重慶特色優勢,創新融合消費場景,豐富多元消費供給,優化‘渝悅’消費環境,早日建成具有國際風范、山水顏值、人文氣質、生活品質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章勇武說。(記者李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