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丨經濟民生雙承壓下 日本再遭高市妄為之“禍”
11月21日,日本總務省公布日本最新的通脹數據,顯示日本通脹問題正進一步加劇,日本民眾們的生活負擔仍在加重。
同日,日本政府也舉行了臨時內閣會議,敲定了創紀錄規模的經濟對策試圖提振疲弱的經濟,但市場卻普遍擔憂日本財政將進一步惡化。
在經濟與民生雙重承壓的當下,日本又趕上現首相高市早苗錯誤言論引發的妄為之“禍”,可謂雪上加霜。
2025年日本政府補充預算創紀錄
市場擔憂財政惡化
21日當天,日本政府舉行臨時內閣會議,敲定了規模約為21.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656億元的綜合經濟對策,其中2025年度補充預算一般會計支出創下了自2022年以來的新高。雖然日本政府力圖以此提振經濟,但市場卻普遍擔憂日本財政將進一步惡化。
發債補缺 引發市場對日本財政惡化擔憂
由于增加的稅收無法填補支出缺口,日本政府不得不依賴追加發行國債的財政運營方式,這也引發了市場對于日本財政惡化的擔憂。

在上屆石破政府提出的經濟對策中,2024年度補充預算一般會計支出為13.9萬億日元。此次2025財年的補充預算一般會計支出預計約為17.7萬億日元,漲幅達到27%。

對此次日本政府創紀錄的補充預算規模,有日本東京市民質疑,懷疑政府的預算無法落實到民眾身上,即便規模再高也只是空耗資金。當前,日元與日本債券的拋售熱潮,已經展現了市場對高市早苗的不信任。
市場憂慮加劇 日元和債券本周遭拋售

共同社說,盡管首相高市早苗表明將兼顧經濟增長與財政紀律,然而市場上對支出膨脹導致財政惡化的憂慮正在加劇,日元和債券遭到拋售。

彭博社20日說,高市正面臨她上任以來首次重大的市場考驗。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高市政府失去政策可信度,那么投資者將開始拋售日元資產。
日本經濟時隔6個季度再次萎縮

此外,日本內閣府本月17日公布,2025年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季度減少0.4%,按年率計算下降1.8%,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時隔6個季度再次出現負增長。
通脹高企 日本民眾高物價之苦延續
就在日本政府發債擴充預算支出的同時,日本總務省也在21日公布了日本不斷加劇的通脹情況。10月日本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3.0%,物價漲幅繼續擴大。其中,大米、雞蛋等價格持續上漲。日媒此前就表示日本今年將有超過2萬種食品漲價。通脹高企下,日本民眾生活負擔加重。
日本10月物價漲幅繼續擴大
日本總務省的報告顯示,今年10月日本剔除生鮮食品后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3.0%至112.1,連續50個月同比上升,物價漲幅較上月的2.9%繼續擴大;環比漲幅0.4%也高于上月。

其中,大米類價格同比上漲40.2%,盡管漲幅有所收窄,但上漲勢頭不止。
大米雞蛋持續漲價 日本民眾生活承壓
從2024年夏季開始,受極端高溫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響,日本大米價格持續上漲。日本農林水產省本月14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的一周,一袋5公斤裝大米均價為4316日元、約合人民幣198元,刷新今年5月創下的紀錄。有日本民眾感嘆,大米已經變成了“奢侈品”。

不僅米價上漲,受禽流感疫情和飼料漲價等因素影響,日本國內的雞蛋等食材也越來越貴。日本總務省21日的數據顯示,雞蛋價格同比上漲了13.6%。
日本一家電商平臺近期的調查顯示,超過99%的受訪者表示,物價上漲帶來負擔,81.6%的人感受到強烈壓力。
日元貶值加劇物價上漲
但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日元在市場上遭遇持續拋售,進而不斷貶值。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日本物價上漲的壓力。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21日在出席眾議院財務金融委員會答辯時稱,日元貶值會推高進口價格,并逐步轉嫁至國內物價,從而成為推升消費者物價的重要原因。他表示,“需要留意匯率變動對物價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加大”。
日本經濟內外交困:自身結構難題+美關稅沖擊
對于日本當前面臨的經濟民生困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主任盧昊分析認為,日本經濟實質上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內部方面,日本經濟存在結構性難題:包括國家債務高企、財政壓力巨大、物價持續上升、實際工資下滑,進而引發內需疲軟、市場信心不足,引發金融性波動;
外部方面,因為日本經濟本身對出口的高依賴度,導致其深受美國關稅政策沖擊。

針對日本政府的大規模經濟對策,盧昊分析認為,該對策短期能夠對經濟有刺激作用,但無助于真正解決日本經濟的核心弊端。
其中包括此次經濟對策的本質,仍然是“借新債還舊債”,無助于日本財政的健全化進程;
日債收益率上升,將進一步提高日本政府年度融資負擔,提高融資成本;
寬松經濟政策易使日元貶值加。
加之大宗商品,如資源的價格波動,或進一步惡化日本的輸入性通脹,無助于緩解物價壓力;
刺激計劃無法根本性影響生產層面,無助于解決勞動生產率下降、企業競爭力下滑問題。
高市妄為之“禍” 日本民眾“埋單”
在日本經濟本就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又趕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頻繁“搞事”的妄為之“禍”。對此,市場已經給出了回應。自17日(周一)開盤,日本股市就開啟暴跌震蕩的一周,零售、旅游相關板塊領跌,隨后,日本股市持續震蕩。到了本周五(21日),日本東京股市兩大股指再次下跌,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天收盤大跌2.40%,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微跌0.06%。
在中國外交部、文旅部等發出“避免赴日”的提醒之下,大批中國游客取消赴日旅行計劃,日本觀光、餐飲業收入驟降。原定近期上映的兩部日本影片也都宣布暫緩上映。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中國政府已向日方通報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對此,有日本漁業人士表示,原本水產品出口正在往前推進,就因為高市早苗的一句話就被拒之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