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一個班近三成孩子曾充值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玩手機游戲的孩子越來越多,昨日記者在省城南國花園小學做了一個隨機的調查。
在一個六年級的班級里有54名學生,年齡在12歲左右。根據孩子們的反饋情況,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玩過手機游戲,其中17人有過游戲充值行為,最多的一名孩子充過500-700元錢,最少的充值0.1元。這些錢主要是來源于父母給的零花錢、壓歲錢,也有平時搶紅包積攢的錢,還有幾名孩子稱是父母給的獎勵,以及平時做家務,父母給的“報酬”。
孩子咋用手機鮮有家長管
南國花園小學范世珍老師告訴記者,據她平時了解,很多孩子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手機,其中智能機占了很大一部分。“家長給孩子配備手機的初衷基本上都是為了方便和孩子聯系”,這些手機都是以家長的名義去辦理,然后放在孩子手里。范老師說,學校對學生配備手機的態度是不鼓勵,但是也不會去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但是在現實使用中,很多孩子往往會去用手機玩游戲。
范老師告訴記者,老師們也曾經接到家長的抱怨,說孩子經常沉迷在手機游戲中,甚至耽誤了學習。“但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配了手機后,卻疏于關注孩子究竟如何去使用手機。現在的孩子都挺聰明,拿到手機自己會去下載一些游戲軟件,往往會出現有一名孩子開始玩一款手游,周圍很多人都去跟著下載一起玩。”
提醒
家長沉迷游戲孩子會模仿
“沉溺手機游戲,對孩子的視力和學習,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范老師說,對于家長來說,要對孩子有一個引導,幫助他們明白手機是用來方便通訊聯系的,一些有助于學習的APP可以適當使用;同時要和孩子多交流,重視親子關系,“有的家長把手機當成‘保姆機’,經常扔給孩子,讓他們到一邊去獨自玩,不要來打攪,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長此下去,孩子和家長關系會越來越冷淡,孩子會越來越依賴手機游戲。 ”
更加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到自己少玩不玩游戲。 “很多家長自己已經沉迷在手機游戲中,這給孩子做出了一個錯誤的示范作用,孩子也會隨之效仿。 ”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