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做蔥油餅的駝背阿大。
“有溫度”監管小店重開張
一天的營業時間終于結束了,阿大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
從凌晨3時開始做準備工作,阿大需要一直彎著腰站著——站著揉面、站著切蔥、站著做餅。長期的站立讓他的雙腿靜脈曲張,每日一碗中藥成了習慣。無法坐著,也沒有時間吃飯。
阿大說:“年輕時做蔥油餅是為了養家糊口,現在做蔥油餅是為了那些喜愛自己做的蔥油餅的客人們。只賣300個餅是因為我確實年紀大,做不動了。”說話間,阿大不停捏著兩只酸脹的胳膊,“如果身體可行,我想我會一直做下去,給客人們帶去老上海的味道,也算我回饋他們的一點心意。”
阿大太知道這些食客們對自己的支持有多重要。去年7月,如往常一樣開著店、賣著餅的阿大突然收到通知,他被告知因自己無證經營所以必須停業。一時間,網上有關“阿大蔥油餅”店關門的消息引發熱議。
其后,當地有關部門、相關企業為阿大尋找到了新店面,并解決其證照問題。去年10月,“阿大蔥油餅”店重新開張了。
重開業那天免費派餅
開張第一天,聞訊而來的食客們排著數十米的長隊為阿大捧場,為了向這些食客們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那天的蔥油餅只送不賣,每人可領取兩個餅。阿大在門口的布告欄上這樣寫道:“阿大將更加用心做餅,守護美食傳統,回饋大家的關心和幫助。”
只有一件事讓阿大依然牽掛心頭——自己年歲漸長,如何找到接班人,是他心里的一塊石頭。“做蔥油餅不難,但辛苦,純手工制作勞心勞力,又耗時間。可是簡化了流程,又怕失去了食物的傳統美味。”阿大敲打著胳膊說,“我收徒的唯一標準就是能吃苦。”
每周三休息日,阿大會抽空去南匯監獄教犯人們做餅,教他們出獄后自力更生的本事。但阿大說:“只是幫助,不算收徒,畢竟‘阿大蔥油餅’也算是一塊牌子。”
從1982年賣蔥油餅起,一晃已三十五年。阿大只做一種餅,賣一種味道,竟做成了上海的美食招牌,上過日本美食雜志,還被英國美食家、BBC主持人贊道:“這讓我仿佛回到了兒時。”小小蔥油餅店,因此成了熱門網紅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