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的像輸了,輸的像贏了”
“勝利就在眼前,來吧,幫我打敗奧巴馬,重建美國。”22日《環球時報》記者的郵箱中收到羅姆尼競選網站發來的“捐款邀請函”。幾小時后,他與奧巴馬的第三輪競選電視辯論在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的林恩大學展開。由于這是兩人大選前面對面的“最后一搏”,主題又是外交政策,鄰近辯論現場的媒體中心里竟然擠進了3500名記者,包括800名外國記者。
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遇襲、敘利亞、埃及、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軍費開支、以色列和伊朗、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中國。當這樣9個議題依次從CBS資深主持人西弗口中說出,一些人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次美國中東政策辯論會。美國《外交政策》統計顯示,全球有22個國家在辯論中被提及,排在前三位的是伊朗(47次)、中國(35次)、以色列(34次),日本和印度等國干脆沒有上榜,朝鮮也只被提到1次。
“奧巴馬完全沒想到曾經很不起眼的對手竟能和自己打成平手,22日是他給對手致命一擊的最后機會。”法新社23日如此形容奧巴馬對擊敗“外交菜鳥”羅姆尼的急迫。文章說,90分鐘辯論里,奧巴馬除了被羅姆尼攻擊沒搞好經濟,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攻勢,還多次指責羅姆尼在國際議題上出爾反爾,他甚至用這樣的話諷刺羅姆尼沒經驗:“我知道你從未真正處在能執行外交政策的位置上,每次你做出選擇,結果都是錯。”
“奧巴馬贏了”,這是多家美國媒體在辯論結束后公布的民調結果。CBS的民調稱,認為“奧巴馬贏”和“羅姆尼贏”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53%和23%。CNN的民調結果則是48% 和 40%。一向傾向于奧巴馬的《紐約時報》說,在這場角色反轉的辯論中,奧巴馬轉守為攻,妙語連珠,當羅姆尼說“美國海軍艦只數量比1916年還少時”,奧巴馬回答“我們的戰馬和刺刀也比那時候少了,現在我們有了那種叫航母的能讓飛機起降的東西,還有了那種叫核潛艇的能在水下游弋的戰艦。”相比之下,羅姆尼顯得小心翼翼、猶猶豫豫,似乎生怕把外國和外國人的名字說錯。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