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加拿大媒體通過刊登“讀者來信”的方式表達對協議的擔憂。《渥太華公民報》27日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稱,所有中國公司基本都是國有的,加中投資協議等于幾十年中把加拿大經濟主權悲慘地交給中國政府。“中國是個不尊重自由市場、不公平競爭的國家”,跟它簽署這么一個協議,特別是不經過全面的議會辯論和投票,不僅傻得令人難以置信,而且是對議會民主體制的蔑視。
“加拿大陷入中美地緣政治能源之爭”?
時間上的“巧合”進一步加劇了反對者的擔憂。加拿大《環球郵報》26日稱,聽到圍繞加中投資協議的末日言論,人們可能會認為加拿大是第一個跟中國簽署這種投資協議的國家。事實并非如此。全世界約有7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同中國簽署類似條約,其中許多是發達國家,如新西蘭、德國、荷蘭、比利時等。既然如此,那還擔心什么呢?一些擔憂似乎源于時間上的重合。協議提交議會之際,正趕上加政府考慮是否批準中海油對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價值151億美元的并購案。美國《商業知情者》26日稱,中海油的巨額收購案正被各方密切關注。從一開始,美國官方人士就發出一系列抱怨,他們似乎對中國國有企業格外關注。事實上,過去幾周,人們見證了多個與中國投資有關的新聞,比如華為、中興在美國遭拒等事件。
“加拿大陷入中美地緣政治能源之爭”,《多倫多星報》以此為題稱,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中等國家面對其最重要盟友的崛起對手來敲門,該怎么辦?這個對手就是中國,盟友就是美國。加拿大和哈珀政府似乎陷入了地緣政治能源斗爭的漩渦之中。美國國會議員早已敲響中國在加拿大油砂開發中加大投資的警鐘。中海油收購尼克森在加拿大也引發了爭議,調查顯示,很多人不愿看到中國國有企業掌控加拿大公司。報道稱,哈珀總理站在自己的道德高地上大談加拿大拒絕“為萬能的金錢出賣自己”、批評人權紀錄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了。現在的總理是個越來越實際的領導人,他認識到在國際經濟重心向亞太轉移的巨變中,加拿大在能源安全領域有一手強大的好牌。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