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成熟和耐心的選民
日本政治家缺乏領導力常常被認為是日本民主主義效率低的原因,但要看到任何的民主制度都是由被選舉者和選舉者兩個部分組成的。日本的選民也必須要逐漸成熟起來,不要僅憑借短期的或者近期的一些變化來做出長期的判斷,要更加有耐心,創造一個允許領導者出現的環境。
2005年的郵政選舉,2009年的政權更替選舉,簡單的政治論點把政治推向了狂熱,但是這種狂熱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效果。每年換首相已經五次了。《日本經濟新聞》的輿論調查顯示27%的人將會投票自民黨,13%會投給是本維新會,然后是民主黨(11%)。《朝日新聞》的緊急輿論調查顯示,參議院比例代區投票的傾向調查,自民黨23%,民主黨26%,尚未決定者44%。2009年大選前一個月的同樣調查,民主黨39%,自民黨22%,未決定者29%,前兩者相加達到了60%。這說明了日本選民對于主流政黨的不信任的增加,雖然投票自民黨的傾向增強,但并非日本選民相信自民黨,而主要因為對民主黨的失望。
選民的心態雖然能夠理解,但是缺乏政治耐心,一旦失望就抱著讓另外的政黨試試看的機會主義行為,對于實現真正有效的民主并不一定有正面意義。選民的職責不僅僅是選舉,而且應當培養判斷政治家承諾的能力。
首先,對于現任首相野田應當正確評價。目前野田支持率已經低于20%,但必須看到野田在某種程度上是近年來相對有所作為的首相。比如野田政府為幾屆政府都沒有能夠實現的消費稅改革打下了基礎,盡管付出了黨內分裂的政治代價和政權的弱化。然而必須看到,在財政緊張的狀況下,無論誰上臺可以有的選擇項目并不多,不讓國民承擔痛苦的政府是不可能的。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