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美國對朝鮮半島今后的發展前景有幾種現實預期,如“東德模式”、“緬甸模式”等,但對這些模式可能給半島及周邊各國造成的后遺癥估計不足。一旦朝鮮“有事”,不要說別的,就“難民”這一項周邊國家就很難不聞不問。而在這個問題上,“大西洋底的來客”很難與我們心心相印。
最后,日本緊張也同美國綜合國力下降有關。當年朝鮮戰爭時,美國在半島大打出手,中東幾場小仗,已使美國危機重重,美國無力再投入一場“東亞大戰”。
無論朝鮮“射星”還是日本“緊張”,都無力扭轉世界及東亞的和平發展合作大局,這是由今天世界及東亞綜合國力結構與成熟度決定的。我們應準確把握整體事態,“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與政策”。(作者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