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安倍晉三表示在釣魚島問題上“沒有談判空間”。在昨日外交部例會上,有記者發問中方如何應對。
華春瑩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希望日方以實際行動為妥善解決有關問題、改善兩國關系作出應有努力。
■ 分析
“安倍上臺后將對華務實”
對于安倍晉三勝選后發表的涉釣魚島言論,社科院亞太所日本問題專家李素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日本政治家上臺前和上臺后的言論不完全一樣。很多人都會在選戰時許諾,但當選后就必須面對現實,因此安倍上臺后對華政策會比較務實。
李素華認為,安倍第二次當選首相后,擺在他面前的第一要務是要發展日本經濟。如果要振興經濟,日本就不能與周邊的國家關系太糟糕。在外交和安全方面,不會馬上顯露出很大轉變。釣魚島的主權爭議問題,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還有待觀察。
日本國內右傾化嚴重,日本國內保守的民族主義趨勢增強。安倍是著名的鷹派,不僅在選舉前高呼修憲,而且在第一次出任日本首相時就有為自衛隊擴權的“動向”——將日本防衛廳改成了防衛省。
所謂修憲,是指將和平憲法的第9條改掉(包括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不擁有宣戰權)。李素華認為,安倍是務實的人,當選后是否修憲,要看國內輿論走勢和周邊國家能否對其產生約束效應。對于安倍在選前的一些鷹派言論,不只是中國,美韓也有擔憂,這些國家能否產生足夠的壓力也很重要。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