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夢想,還是逃避現實?
曾婕的經歷還不算“最辛苦”的。曾赴新西蘭打工旅行的吳非回憶,在新西蘭1年,自己“先后干過十幾種工作”。
從復旦大學畢業后,吳非順利進入一家圖書出版公司工作,“后來覺得生活挺沒勁的”,就決定到新西蘭換種活法。
“剛到新西蘭時因為找工作不太順利,日子捉襟見肘,我不得不開始精打細算,海鮮比肉便宜,肉比蔬菜便宜,豬肉又貴又難吃,蔬菜里最貴的是甜椒和菇類,連最平民的上海青在那里也是天價,11元 人民幣才兩小棵�!眳欠窃凇洞蚬ぢ眯校阂荒陮崿F一個夢》一書中寫道。
在新西蘭,吳非給獵人當過助手,去監獄扮過臨時演員,在日本餐廳做過廚師,在獼猴桃樹上摘過果實,給葡萄園剪過枝,在大學里當過清潔工……攢了錢便去旅行,之后再去打工,期待下次上路。
“我們打工旅行到底想實現什么”,這是吳非在書中反復追問的話題。回想起最初的悸動,他表示,“我感到在國內朝九晚五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迷茫中知道有這樣一種旅行,就義無反顧地踏上旅程�!�
在曾婕看來,吳非的命題非常務實,“因為我現在就處在這么一個關口。迷茫是現在年輕人的通病,受一點挫折就想著要換工作,打工旅行好像是緩解迷茫的不錯借口。其實真應該想想,打工旅行到底是實現夢想還是逃避現實”。
吳非在書里寫道,“房子、車子、工作的壓力都讓我們‘80后’趕上了,還好,打工旅行的潮流也讓我們趕上了�!�
曾婕認為,在國內,大家提起打工旅行,總會不斷分析它的機會成本——辭去工作到底值不值,父母堅決不同意怎么辦,打工簽證期滿后該何去何從?其實,打工旅行在國外并不稀奇,但“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太強大了,評價系統相對單一,你要讀小學、中學,最好再念一所名牌大學,之后找到好工作,不管這些是不是你想要的。這個主流漩渦的引力很強,卷進了不少人”。
上月底,曾婕辭去了在洛坎普頓中餐廳的工作,到澳大利亞另一知名景點黃金海岸的一家咖啡廳上班。工作雖然依舊辛苦,但曾婕表示,“有句話叫‘還沒有離開已開始懷念’,現在我就是這種感覺。明年簽證到期后,如果有喜歡的工作我會爭取留下來,但不會為了留下來去做不喜歡的工作�!庇浾� 張寶鈺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