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權核心圈的運作一直頗具“密室”色彩,即政壇的重要人物不經過民主程序私下進行決策。近年來,青瓦臺先后曝出“十常侍事件”等丑聞,最近最典型的密室政治則當屬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此次親信干政事件更是將高層政治運作的吊詭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擊穿了民眾對樸槿惠的信任,也為韓國內政外交制造了陷阱和泥潭。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朝鮮半島研究專家方秀玉對記者表示,“閨蜜門”表明韓國政治體制還不是很完善。幾乎所有韓國總統到執政末期都逃脫不了一個“親人怪圈”。樸槿惠就任總統之后,多次強調自己與往屆總統不同,在家人和親屬方面非常干凈。但現在看來她也未能免俗,被閨蜜鉆了空子。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表示,崔順實的父親崔泰民是樸槿惠的“精神導師”,“永生教”教主。包括“新國家黨”的命名等事件都表明,樸槿惠與該教的關聯性存在未解之謎。敏感的宗教問題增添了事件的復雜性,產生了政治是否被幕后操控的懷疑論,讓民眾尤為不滿。
樸槿惠的任期還剩1年零3個月。眼下,韓國朝野兩黨正在為下一輪的政治洗牌展開利益角逐。在內外交困之際,樸槿惠日前宣布要修憲更改總統任期。然而,樸槿惠提出修憲打算僅半天后,崔順實就又被曝出干政問題。爆發這樣的大丑聞,在國會占據多數席位的在野黨怎會坐失良機?樸槿惠宣布重組內閣,反對黨依舊不依不饒。他們深知,只有讓此事長時間發酵,才能源源不斷地得到攻擊樸槿惠和新國家黨的“黑料”,最大限度爭取競選資源。
來自反對黨的壓力已經夠嗆,“自家人”也不幫襯,讓樸槿惠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執政的新國家黨內已經出現要求樸槿惠退黨的聲音,甚至有議員將她稱作該黨繼續前行的“沉重負擔”。這反映出執政黨內部一些人面對明年大選欲與麻煩纏身的樸槿惠撇清關系的心態。(記者 張全)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