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泰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后,積極推動京臺兩地經貿交流、企業合作、人員往來和文化溝通,在所從事的領域逐步形成自身獨特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思路。在推動企業合作方面,提出了雙向投資雙向貿易的理念,促進北京企業和臺灣企業彼此借助對方在本地市場上的優勢開展合作,促成了北京燕京啤酒、首都農業集團和臺灣耐斯集團戰略合作,在北京和臺灣分別投資設立了企業;在京臺貿易方面,將燕京啤酒帶到臺灣市場銷售并將臺灣知名產品——愛之味飲料進入北京市場,結合實際提出了與北京商業企業和臺灣中小企業建立聯系,在零售商場內建立“臺灣產品專區”的設想,形成了京臺貿易的獨特模式,這些工作都得到了海協會、海基會和兩岸主管部門的肯定;在推動人員往來方面,立足于本地企業的優勢,組織北京企業赴臺商務考察,一年內接待人數已超過500人次,促進了京臺兩地人民的感情融合和彼此了解,挖掘投資、貿易機會。同時還推動京臺兩地的區縣間友好交流,建立了京臺兩地交流與合作的新平臺和模式。以上這些工作,在以往對臺經貿中都沒有先例,是創新的成果,不僅豐富了京泰發展有限公司“窗口公司、聯系公司、平臺公司”的職能作用,同時也為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兩岸關系至今已走過了六十年的坎坷歷程,兩岸之間在一些社會制度、文化風俗、商業習慣上都不盡相同,臺灣社會生態多元化,社會訴求多樣化。京泰發展有限公司在臺設立后,堅持原則,以推動京臺經貿合作共贏為目標,廣結善緣、廣交朋友。在溝通中,充分尊重臺灣當地的文化與習慣,以北京企業特有的寬容和理解與臺灣地區各界人士真誠溝通;充分尊重臺灣的商業規則和商業習慣,以包容的態度理解和對待臺灣地區與大陸不同的地方。正因如此,京泰發展有限公司的事業得到了有力的推動,各項工作得到了臺灣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作為溝通京臺兩地交流合作的平臺,京泰力爭將北京企業和北京市民的良好風貌展現給臺灣,使臺灣民眾更多地認識北京、了解北京。開業第二天,公司代表北京市向臺灣山區少數民族捐贈了兩部車,用以改善當地少數民族通勤交通問題;今年臺灣水果因日本地震影響滯銷嚴重,京泰發展有限公司又直接向臺灣農民采購了1500箱鳳梨。同時,公司每一位員工懷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臺工作和生活中,以更高的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展示北京市民良好的素質和精神風貌,樹立勤勉、敬業、守信、寬和的形象。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