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豐原區農會干部在臺上介紹經驗時,學員們認真做筆記,聽得聚精會神,有的還錄音、拍照。豐原出產的枰柑聞名全臺,其產銷經驗引起漳州市長泰縣坂里鄉黨委書記姚美福的濃厚興趣。長泰縣盛產優質蘆柑,但近年來受“黃龍病”影響產量大減,姚美福當場向臺中農會的專家請教防病防災經驗,得知他們也是從脫毒抗病種苗抓起,采取土壤全面消毒、植株全面更新等辦法,雙方約定今后加強聯系,相互交換最新農業資訊。
臺中市漁會建立的臺中魚市場,每日凌晨3點到5點進行交易,將漁民委托的水產品公開拍賣,拍賣所得的絕大部分歸于漁民。“這樣的拍賣,價格透明公道,也讓漁貨集中,它不僅改變了漁民個體議價相對弱勢的地位,讓漁民利益實現最大化,也保證了市場的公平有序。”臺中魚市場副總經理林坤田說。“我認為臺中魚市場能順利運轉,不僅因為機構成熟,法規跟進更為重要,法規的成熟顯示了相關機構管理能力的提升。”周寧縣咸村鎮黨委書記葉毅參觀后頗有感觸。
“當農產品遭遇病蟲害或者滯銷時,當地相關部門有沒有提供補助以減少農民損失?”“農業產銷班如何運作?”“農業互助保險怎么辦理?”“魚市場交易會不會受現代商務沖擊?”在參觀現場,學員們紛紛提問,雙方互動熱絡。通過參訪,學員們對臺灣農業基層經濟組織運作的模式、營銷策略等都增進了了解。
休閑農業刷新理念
為突破傳統農業經營困境,臺灣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著力發展精致休閑農業。目前,臺灣精致休閑農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觀光農園、野生動植物的觀賞與研究、品嘗野味的休閑旅游、綜合性的休閑農場、特色民宿等都方興未艾。在阿里山鄒族部落的瑪納有機園區,學員們深入田間茶園,與當地農人交流,學習臺灣精致休閑農業的發展經驗。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