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日期:2008-09-22 14:26 |
|
|
據央視今天上午報道,“神七”發射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對天地對話系統進行測試。此外,七大系統今天也將進行全區合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氣會商局局長李福林介紹,從9月16日開始,天氣會商室每天上午、下午都進行一次會商。 李福林介紹,根據目前的預測情況,本月25日至30日期間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天氣不會影響“神七”的發射。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飛控大廳是“神七”任務執行的中樞神經。今天上午,飛控大廳的各個系統也在進行聯調。
今天上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神七”任務發射場系統指揮長崔吉俊介紹,航天員釋放的伴飛衛星將在今天進行插電測試,預計于24日完成發射場的所有測試準備工作。
崔吉俊介紹,今天要完成火箭各系統發射狀態的總檢查,主要檢查各發射電路,還要完成飛船的各項準備工作,“神七”即將釋放的伴飛衛星也將在今天插電測試。
24日上午將對火箭各動力系統進行氣密性檢查,確保沒有任何泄漏。24日下午將進行火箭推進劑加注工作,預計加注工作將進行7個小時。
“太空行走”執行兩大任務
取回艙外潤滑材料試驗樣品 放飛小衛星
記者從航天城了解到,官方將在24日確認發射時間、出艙活動等相關細節信息。有關專家向記者介紹,格外引人關注的“太空行走”將分為三個階段,完成兩大任務——取回潤滑材料試驗樣品和放飛小衛星。
階段1
協助穿航天服
跟以往的載人航天不同,當飛船飛行到第27圈,也就是出艙前3小時,3名航天員中的2位進入軌道艙內的氣閘艙,另一指令航天員則留在返回艙,關閉返回艙艙門。
兩名航天員進入軌道艙后,互相協助穿好航天服,同時充分吸氧。
經測試后,開始排空艙內和航天服中的氮氣,形成純氧環境。出艙前的最后時刻,軌道艙泄壓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一致,最后,兩名航天員合作打開艙門。
階段2
出艙任務兩項
最后檢查航天服連接的電臍帶通電情況,據介紹,這是為艙外航天服提供電和有線通信的。
航天員借助艙外活動扶手等沿軌道艙外壁I象限向前端框移動,到達后返回,向軌道艙外壁IV象限移動,取回固體潤滑材料試驗樣品。
航天員放飛一顆小衛星。伴星用CCD立體相機近距離為神七拍照。照片展現“神七”高速運行的獨特景致。航天員還將進行擰螺釘、設備安裝等操作。
階段3
回艙要先復壓
任務完成后,航天員回到軌道艙后,關閉艙門,并進行復壓。
航天員進行艙外航天服漏檢,漏檢合格后,軌道艙開始復壓到40KPa,待艙載氧瓶給艙外航天服增壓至80KPa后,軌道艙開始恢復到91KPa的正常壓力,與返回艙保持一致。
第30圈時,航天員脫掉艙外航天服回到操作間。
至此,整個“太空行走”才算圓滿完成。
航天員艙外指套靈活度夠嗎?
零下160℃可撿起硬幣
據新華社電“神七”航天員在出艙進行“太空行走”時,將可輕巧地撿起一枚1分硬幣——這要歸功于承接艙外航天服橡膠材料制造的沈陽橡膠研究設計院,他們先后研制了指套、掌面隔熱墊等七大系列13種規格的配套產品。
航天員在太空行走時,依靠這些橡膠制品可以在-120℃至120℃溫度范圍內具有足夠的柔韌性。
沈陽橡膠研究設計院研究室主任常大勇說,普通橡膠在低溫條件下會變脆,一活動就會碎裂。而對于艙外航天服,即使指尖大小的破損,也會造成滅頂之災。
經過數百次的試驗,橡膠指套終于一次次突破極限,達到了-160℃的低溫標準。常大勇說,在太空條件下,這種橡膠材料摸起來與在地面沒有差別,一樣靈活自如。
航天員上保險了嗎?
“神七”成員保額逾10億
本報訊據《三秦都市報》今天報道,記者近日從中國人壽陜西公司獲悉,“神七”航天員及其妻子、子女以及相關航天科技人員獲得包括人身保險、養老保險在內的巨額保險保障,總保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據悉,中國人壽此次為航天員及航天專家提供的是團體人身保險及團體養老保險,總額已超過10億元,是“神五”的70多倍。
保額分為不同的等級,其中風險最大的航天員理所當然地保額最高;眾多的航天專家和技術人員稍低;航天員的配偶和子女再次之。(記者曾佑忠王禹王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