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區進行了負8小時之前的最后一次加電檢查,這也是繼昨天飛船、火箭系統分別進行加電檢查后,飛船、火箭聯合進行的一次全面體檢。
上午9時27分,發射區緊急關機功能檢查正式開始,在距離發射塔架最近的指揮大廳里,記者看到,所有工作人員各就各位,火箭、飛船等七大系統的總指揮也出現在這里,全程參與檢查工作。
發射區緊急關機檢查是對火箭點火后進行的一次各系統狀態的功能檢查,主要是考驗火箭點火后如果出現故障的應急處理能力,這也是昨天加電檢測的主要內容之一。正在現場指揮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告訴記者:“按照老百姓的話講叫‘健康檢查’,因為從技術區轉到發射區后要經過運輸階段,進入發射區后要進行一次加電的‘健康檢查’,檢查的意義,就等于在發射區進入負8小時之前的最后的加電檢查,決定我們能不能按照原計劃實施發射。”
據了解,加電檢查結束后,昨天晚上6時到10時,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統一指揮組織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及各測控點等系統進行全區合練,已入住酒泉的航天員也將在“問天閣”里參加合練。
歷時3個多小時的合練達到預期目的,結果表明,各系統組織指揮暢通,技術狀態正確,參試設備狀態良好。合練圓滿結束后,所有技術狀態將全部“凍結”,待命執行發射任務。
據新華社、央視
探秘“神七”
發射時間非為“圖喜慶”
6年前的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啟動的決定。6年后,“神一”至“神五”的總設計師、“神六”和“神七”的總設計師顧問戚發韌,在神舟賓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解了有關“神七”發射的內情。
戚發韌斷然否定外界傳聞“神七發射時間的選定是為了圖喜慶”的說法,他說,科學的事是不能有半點馬虎的,確定發射時間的原則是:首先是要保證技術上沒有問題,其次是要有較好的“窗口”。
記者問:那么為何將“神七”的發射時間選在9月?
戚發韌扳起指頭說:“‘神一’是11月,‘神二’是1月,‘神三’是3月,‘神四’是12月,‘神五’是10月,‘神六’也是10月,這說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地理氣候條件好,至少一年三季都有發射窗口。”
戚發韌說:“‘神七’是載人飛船,有艙外作業,不僅要選擇上去后就能見到太陽的時間以節約蓄電池,還要讓航天員的艙外作業在白天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