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24日宣布,中國將于9月25日21:07時至22:27時擇機發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組成乘組執行飛行任務,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9月24日中國新聞網)
出艙活動的技術難度很大,在此之前,美國和俄羅斯曾進行過將近300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期首次飛行,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將成為最大突破。這也是我國航天史上首次實施太空行走,其必將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又一個里程碑。
回首歷史,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僅僅用了7年時間,航天科技人員就攻克了載人航天的三大技術難題――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載人飛船的安全返回技術,構建了太空飛行的生命保障系統。
1999年11月20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實現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在美、蘇發射載人航天器近半個世紀后起航的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令人不可思議地在幾年內走完了發達國家三四十年所走過的路。
此后3年里,神舟二號至四號3艘無人飛船試驗飛行連續獲得成功。發射、返回、測控、環境控制……一項項關鍵技術陸續突破,飛船技術狀態逐漸接近載人,前三次無人飛行試驗中發現的有害氣體超標等問題,也在神舟四號飛船上得到了徹底解決。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和著陸,更標志著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從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首訪太空,到2005年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攜手問天,6年間的6次飛行如同6個臺階、6枚刻度,一次次,在浩瀚太空銘刻下了中國人的印記。它們所記錄的,不僅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不斷突破,更是中國航天人的光榮與夢想。這次“神七”將實施中國首次航天員艙外活動,更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新突破新跨越。
對此,就連美國宇航專家雷納德·戴維,也給予了極高的的評價:“中國載人航天吸納了美國與蘇聯的經驗與教訓,中國航天不是“重復美俄老路”,和美國載人航天相比,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堪稱“跨步,飛奔和跳躍”。這種發展經驗對其他國家必將會有很大幫助。”
更令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亞洲事務專家迪恩·陳稱贊的是,“美國和蘇聯在載人航天發展過程中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中國迄今為止保持得非常完美,這對各國發展載人航天都非常重要。中國在走一條完全不同于美俄漸進式載人航天發展的道路。這種跳躍式且安全的發展,對未來人類探索太空非常重要,既省錢又安全,這是航天事業跨越瓶頸的關鍵。”
“跨步,飛奔和跳躍”且安全發展,保持完美的記錄,這是中國載人航天所創造的神奇。中國航天人的付出所換來的,不僅僅是6次世界矚目的飛行,也是我國航天技術和空間科學高速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更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神舟七號的升空,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在太空走出中國人的第一步,將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新突破新跨越,必將為下一步空間站的建設奠定技術基礎,使得中國距離建造太空實驗室更近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