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郭學勤的辦公桌上,記者發現了厚厚的一疊《國企改革專號》。郭學勤說:“省總工會定期編集的國企改革專號,把職工的訴求、網絡輿情等信息及時匯總,第一時間報送至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成了領導決策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一年多來,江西省總工會一共派出600多名工會干部作為國企改革聯絡員,深入到507戶企業宣傳解釋、調解矛盾,替工人代言、為政府解憂。每位工會干部都是一個靈敏的傳感器,他們成了國企改革中基層矛盾的“調解員”、職工訴求的“搜集員”和改革動態的“信息員”。
。玻埃埃鼓辏吩拢玻叭,吉安天河煤礦部分職工因不清楚個人養老金賬戶而聚集堵路。省總工會得到消息后,立即與吉安市總工會及省煤炭集團工會聯系,了解事態進展情況,提出處理要求。吉安市總工會也迅速派出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做好疏導解釋工作,收集職工訴求。22日下午,企業、工會等部門在《致天河煤礦廣大職工家屬的一封信》中鄭重承諾:按照社保政策絕不少員工一分錢,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明細表一周內給職工見面,迅速平息了事態。
保穩定,促和諧,這根弦一刻也沒有放松。在國企改革中,江西明確了“兩個必須”的原則:一是企業必須把改革情況及時公示,接受職工監督;二是企業改革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在改制中,江西總結出了卓有成效的“五先五后”操作法,即先宣傳政策后討論方案;先做好基礎工作后啟動改制;先解決職工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后召開職代會;先安置好人員后處置資產;先安置職工后安排干部。一些基層干部群眾說:“在這次改制中,我們感到‘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蘇區好作風又回來了!”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認為,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既給江西的國企帶來了危機,但更為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帶來了機遇。只要在實施過程中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就一定能做到發展、改革、穩定三者并舉,為江西經濟和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開創一個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