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時:安全需保障 五關待突破
越來越多的各類機器人活躍在人類生產、生活的多個領域,而要實現機器人真正融入社會,普及至一般家庭,除目前機器人高昂的價格是一個主要障礙外,如何確保機器人的安全性正成為研發機構和制造商面臨的首要課題。但目前的機器人還沒有自我意識,不具備自律能力,一旦出現故障,很可能傷及人類。
機器人面臨的另一個課題是實現高智能化。現有的大部分機器人只能應對事先編入程序的問題,而未來的機器人則應具備從周圍環境中學習新知識、根據所學改變自身,以及從容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
從基礎技術層面來看,機器人真正走進社會生活還需攻克五個關鍵的技術障礙:電腦運算能力、感應技術、供電、發動機以及軟件程序,但目前除了電腦運算能力和感應技術外,其他幾項技術還沒有重大突破。
正如德國機器人協會理事會成員、卡爾斯魯厄大學人體機械學院工程博士塔明·阿斯福爾所說,機器人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科,涉及計算機語言、機械、電子、自動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眾多學科。但是包括類人型機器人在內的各種機器人未來將得到廣泛應用,它們會成為人類的助手和伙伴,將顯著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執筆記者錢錚;參與記者任海軍、李學梅、王昀加、劉秀榮、張瑩、黃靈,報道員黃一凡、周谷風、孫鍥、馬爾蓋蒂)據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