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城市化這把“雙刃劍”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居住空間不斷縮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已經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份問卷。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此前曾表示,在整個人類發展過程中,由于“城市化”速度過快,城市出現了很多問題,如生態的破壞、氣候的反常、污染的加劇等。此次世博會將“城市”作為主題,就是要提供一個如何反思“城市病”、如何明智看待城市“發展”的契機。
德國館中“多代屋”案例的展示,將城市人口老齡化的課題擺在人們眼前;城市足跡館城市智慧廳中,在象征著工業革命的巨型機械齒輪旁邊,“機器人”卓別林以電影《摩登時代》中的工人造型悲傷地彈著吉他吟唱,訴說著工業革命這把“雙刃劍”如何改變了城市生活。
城市足跡館展示的是:三百多年前,大部分人都住在農村,城市里主要住的是達官貴人、手工匠人和商人。城里沒有工廠,那時候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后來,人類發明了蒸汽機,于是城里造起了工廠,高聳的煙囪噴出滾滾黑煙,天空變黑了;工廠的廢水排到河里,水被污染了。后來人們開采出了石油,學會了發電和用電,工廠越來越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來到城市,享受科技和工業的進步帶來的所謂“摩登城市生活”。
“大工業時代的到來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給城市的擴張帶來變革性發展,另一方面生態環境面臨極大挑戰。我們想展示的是,當前城市發展和規劃的智慧、動力和機遇。”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總策劃師、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