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高科技背后的環境壓力
每一屆世博會都推動了人類技術進步,而那些曾在早期世博會上激情展示的技術成就,有些逐漸因為污染環境而被視為落后,因為消耗大量資源而被淘汰。世博會,成為警醒、啟迪世人重視高科技帶來的副作用的舞臺。
日本館內的主題影片中,講述了科技進步帶來的環境污染,朱鹮一度瀕臨滅絕,在人類的不懈努力下,這一珍稀動物才得以“復活”;瑞典館中,展示著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前后的巨大變化——從垃圾填埋場到天然公園,從污水河到游泳垂釣的好去處,形成鮮明對比;多個展館還帶來了城市水循環處理、治理沙漠化、零排放交通的實施方案……
擁擠的人群,冗長的隊伍,炎熱的天氣和喧鬧的表演,這似乎已經成為很多游客逛世博園的印象。但是在這些紛繁的背后,有多少人能真正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館內的細節,為了內涵而駐足,從世博會中得到反思和啟迪?
在人們用越來越快的速度奔向未來的時候,歷史被塵封在記憶里漸行漸遠。而世博園區中這些小小的“絆腳石”,卻為人們敲響了警鐘,警醒世人注意:高科技、高速度發展的背后,我們不能丟棄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