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管理的創新。參展國都有較強的“主人”意識,誰是非洲館的主人?聯合國不是有輪值主席,那就拿來參照試試。方案一提,參展方一致鼓掌。按非洲的習俗,管理部定制了一根權杖,用的是沉甸甸的紫檀木。權杖輪值,化難題為驚喜,把43個參展方力量凝聚起來,連人口不到10萬的塞舌爾也當一回“主人”。
首任輪值館長坦桑尼亞館總代表,在他那“漫長”的5天里,陳錦田每天都和他商量,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做到了權杖落地“開門紅”。他在離任后充滿感情地對陳錦田說:感謝你們對參展方的尊重和信任,也為我們提供認識每個參展國的好機會。請給我取個中文名字,我要一輩子記住上海世博會。從此,他多了一個諧音的中文名“柯佩儒”。
世博會展期近半,非洲聯合館迎來了1000萬參觀者的大喜日子。以往世博會非洲館都是“冷門館”,唯獨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上,非洲館大放異彩。陳錦田把這一天定為“非洲日”,管理部幫助策劃和配合參展方開展一系列慶祝活動。
借南非世界杯之東風,非洲聯合館舉辦了“世博國際足球賽”,也有人稱“世博小世界杯”。世界足球強國西班牙、德國、荷蘭等參展方都來參賽,非洲聯隊也毫不示弱,加納、喀麥隆、科特迪瓦一樣大名鼎鼎。管理部為球隊添置了球衣、球鞋、球襪,還配備了隨隊醫生。出征那天,陳錦田為球隊壯行,不同膚色的手疊在一起,齊呼“勝利屬于非洲”。
就是那天下午,陳錦田正在世博局作為先進代表發言。他收到前方一條短信,當即在大會上發布:“我們非洲隊以5:0大勝!”他一說到非洲,前面必有定語“我們”,對非洲參展方的兄弟之情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