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題”線:點滴之間見證中外友誼
走進韓國館,就像到了老朋友的家中,四處洋溢著親切、和睦的友好氛圍。一到二樓展廳入口,就看到了“您的朋友,大韓民國”的歡迎圖片。
“中餐是韓國人最喜愛的外國料理”“韓國出版史上銷量最大的暢銷書是《三國演義》,幾乎成為韓國人必讀的經典”“了解中國,學習中國”……從隨處可見的漢字,到各種視頻影像,無不在講述兩國之間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今天商貿往來的緊密聯系,其真誠、謙虛,給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與之毗鄰的“紫蠶”日本館,館內近一半展示內容是關于日本如何在中國的幫助下,重新尋回國鳥朱鹮的美麗身姿。設計者巧用傳統水墨畫和中國昆曲的藝術形式,更加拉近了與中國游客的距離。
被評為最有“中國味”的波蘭館,其黃褐色的表面布滿鏤空花紋,如同中國的民間剪紙。在此前波蘭國家館日舉行的音樂會上,觀眾還欣賞到用波蘭傳統手法演繹的中國古典音樂以及用中國絲竹表現的肖邦作品。
最幽默的當屬美國館一部學中文的主題電影了。拍攝者在美國街頭隨意拉來路人,教他們用中文說“你好”“歡迎來到美國館”,他們古怪的發音引得觀眾哄堂大笑。籃球明星科比、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花樣滑冰華裔冠軍關穎珊也串場其間,傳遞著美國人民的熱情、友好。
瑞士館的陰陽理念設計、墨西哥館的風箏、新加坡館的石斛蘭……看到一個個展館中熟悉的中國元素,國內觀眾更多感受到外國參展方的心意和真誠。世界很大,人與人的距離卻可以很近。
“兒童主題”線:孩子眼中的未來世界感動你我
或許因為孩子純潔敏銳的心靈,又或許是因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許多國家都專門征集了兒童繪畫或創意,并在展館中專門辟出空間,向人們呈現孩子眼中的未來世界。
最典型的代表要數俄羅斯館了。走進展館,幾乎就是置身于“童話城堡”。在一層展示廳,記者看到了俄羅斯兒童構思的未來城鎮和卡通建筑。沿著蜿蜒小道走上二樓,三根碩大的圓柱上爬滿了臉盆大小的“牽牛花”,高達三四米的“向日葵”和“雛菊”正在吸收能量,水果形小屋旁長滿巨型“草莓”,連天花板都是美麗的花蕊,中間閃爍著點點星光,真是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