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奮進
用智慧和汗水破障前行
5月的北川,春意盎然。擂鼓鎮板房社區內門市林立、車來人往。地震過去兩年時間,這個飽受創傷的鎮子逐漸恢復了活力。
在北川羌族自治縣羌繡制品廠門前,擂鼓鎮勝利村村民韓玉梅坐在一張小凳上,專心繡著香包,腳邊的小籃子里裝滿了紅、黃、綠等各種絲線。這種手工羌繡很受市場歡迎,一個香包可以讓韓玉梅獲得80元左右的收入。
震后不久,韓玉梅便主動參加了村里組織的羌繡培訓,現在一個月能賺到800多元。雖然生活還不富裕,但她的心里踏實了不少:“現在我有事做、有收入,可以慢慢把建房時欠的錢還上。我會把兩個娃娃培養成人,讓他們的爸爸放心。”
“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廣元市劍門關景區“品香豆腐店”老板梁明說得很有底氣。在過去的兩年中,梁明在自家房屋的廢墟旁借著原來的灶臺,用板材重新搭起小店維持生活。今年4月29日,劍門關景區重新開放,不僅設施更加完善,還將因災失地農民安置點打造成特色古鎮,與劍門關景區相連通,讓旅游產業帶動農民致富。梁明告訴記者,自“五一”節開張以來,每天的營業額有幾千元。
5月6日,都江堰市龍池鎮南岳村?邕^一座架在溪水上的石橋,一片郁郁蔥蔥的新綠之下,村民劉玉樹的農家樂“相思客!闭跀U建。
地震讓劉玉樹夫婦苦心經營多年的19間農家樂頃刻間化為瓦礫廢墟。然而,生活還要繼續。震后不到一個月,劉玉樹開始打工掙錢;2008年下半年,隨著龍池鎮與外界溝通的基礎設施開始恢復建設,劉玉樹回鄉重建家園。
為了節省投資,劉玉樹夫婦從原來的廢墟里撿出磚石,一背簍一背簍地背到河對岸的施工地點。180多個日日夜夜,夫妻倆每天背著上百斤的物資,穿行在瓦礫之間。
“你摔倒了,有人扶你時,你自己也要用力撐,這樣才能盡快站起來!”現在的劉玉樹,雙手裂紋密布,額頭上寫滿歲月的痕跡,但說起這些,他的眼睛炯炯有神。
自信者興,自強者勝。
材料短缺——磚石草木,就地取材;
人手不夠——相親鄰里,互幫互助;
資金匱乏——貸款打工,合資聯建;
時間緊迫——白天黑夜、一周七天連軸轉;
……
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