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亞運力保食品安全:給每件食品“裝上”GPS
時間:2010-10-22 10:12 來源:新華網
網格化監管對賽區經營戶實行全覆蓋。
據莊振東介紹,為實現對食品業主的動態巡查監管,該局利用信息化技術將企業注冊登記相關信息生成二維條碼,打印在營業執照的特定區域。段管員巡查時進行掃描二維碼就可讀取信息,實時錄入巡查結果,并可自動識別信息真偽,這種做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了動態巡查的力度。目前,廣州市共劃分了1083個責任片區、配置1183名段管員,基本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式、法制化的網格化服務監管體系。
多維度檢測體系及時曝光問題食品。
為及時發現問題食品,廣州形成了委托送檢、快速檢測、企業自檢、市民監督相結合的多維度檢測體系。該市95.7%的農貿市場和104家超市在亞運前期都已建立了食品安全檢測室和食品自檢制度;該市設立了1548個紅盾服務維權工作站,能將消費者反映的食品質量問題及時反饋到工商部門;借助13臺食品安全監測車和161個食品安全監測箱快速檢測排查質量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常規監測,及時進行信息歸集、分析評估和風險控制。
據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張偉建介紹,為保障亞運食品安全,今年該局對檢測費用的投入由300萬增加到600萬。一旦經檢測發現不合格食品,立即通過食品安全監管系統下達到各分局、銷售企業,2小時內問題食品即被清查完畢。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