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發幾年高燒之后,“行政院”終于在去年八月,通過“遺贈稅法”修正案,將最高級距稅率,由50%降為40%。這項修正案,本來已經送到“立法院”等待審議,然而,因為“立法院”改選,依照慣例,所有法律修正案,又退回“行政院”,等待“立法院”新會期,重新送審。
社論認為,謝長廷的意思,就是廢掉這份修正案,馬上重新再擬修正案。謝把話說得太滿,說成“馬上可以做”,讓外界誤以為,只要“行政院”一聲令下,就馬上可以降低遺產稅稅率。
從特赦健保費呆帳,到“馬上”降低遺產稅率,謝長廷所走的,還是朝野各黨每逢選舉,就慣用的“鈔票換選票”老路子。當然,同樣是鈔票換選票,特赦健保費與大降遺產稅,當中還是有很大差異。最起碼,前者讓廣大貧困民眾受惠,而后者,則是收買富豪人心。
社論指出,事實證明,鈔票換選票根本行不通,因為,競爭雙方皆能大撒鈔票,抵銷對方能量,到最后,雙方候選人未必獲利,財政則是大遭斲喪。更何況,更多事實也已證明,經濟行為受眾多因素影響,租稅影響力微不足道。比如,二十年前“財政部”為了打壓股市不正常飆漲,宣布恢復課征證券交易所得稅,結果,股市連跌十九個交易日之后,加速反撲,漲勢更加瘋狂。
所謂“降低遺產稅,有助于資金回流”云云,只是高所得富豪哄騙之詞,不能當真。君不見,臺灣證券交易全免所得稅,而證券交易稅稅率又奇低無比,然而,臺灣資金還是拼命往海外跑,還是得由臺灣“中央銀行”使出“拖延甚至拒絕海外資金募集”、臺灣證券交易所使出“邀請上市公司出席說明會”等怪招,希望資金留在臺灣。
由此可見,資金往哪兒跑,關鍵因素還是經濟大環境。經濟大環境好,就算稅收高點,資金一樣蟻聚不散;經濟大環境差,莫說把遺產稅降到十%,就算把遺產稅廢了,資金一樣不會回流。
社論表示,“總統”大選期間,“立法院”休會,要等大選以后,塵埃落定,新會期才會開議審法案。所以,就算現在大小稅官“馬上”推出一套“遺贈稅法”修正案,也得等到“總統”大選之后,才能在“立法院”排得上隊,才能由“立法院”審議。既然,所謂“馬上”,要拖到“總統”大選之后,那么,此事對大選也產生不了加分作用,何不就此打消?
更何況,國民黨也可以有樣學樣,亂丟幾項減稅措施,然后,也依謝長廷的前例畫葫蘆,也說“馬上可以辦:等馬英九選上了,就可以辦”。真要那樣,執政當局財政可就掉到十八層地獄里,再也沒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