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熱議的話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當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黨的事業之所以長盛不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問計于民”作為我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一個自選動作,是我們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也是新時期更好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有益探索。
“我們要突出‘為人民’和‘靠人民’。‘為人民’就是要努力興辦人民群眾希望辦的實事好事,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靠人民’就是要堅持人民群眾是推進科學發展的主體地位,尊重群眾的致富愿望和首創精神,充分激活各種資源,讓群眾的創業致富能量充分釋放、創業致富源泉奔放涌流、創業致富活力競相迸發。”這是趙樂際對全省開展“問計于民”活動提出的明確要求。
去年國慶節剛剛收假的第一天,陜西的所有媒體都重點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省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領導小組從即日至31日在全省開展“開門納諫、問計于民,為陜西科學發展獻計獻策”活動。
在省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的強力推動下,“問計”的四大舉措整體推出:
——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省級機關各部門單位領導、市縣領導以及11萬名省、市、縣干部駐村宣講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了解情況、解決問題;
——向各市縣黨委,省直各部門、事業單位,省屬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在陜黨的十七大代表、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在陜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發出2500余份《征求意見函》;
——省委、省政府18位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先后主持召開51次座談會,分別聽取黨外人士、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各行業各領域黨員干部和各界人士的意見;
——在西部網開設“開門納諫、問計于民,為陜西科學發展獻計獻策”專欄,面向廣大網民征求意見和建議。同時邀請各廳局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做客西部網,與網民在線交流互動,現場聽取意見建議,解答有關問題。
條條途徑,使得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直通車”暢通無阻,匯聚起了群眾的心聲、各界的智慧……
“陜西科學發展請你獻計獻策”、“科學發展問計于民”、“陜西邀請網民為科學發展建言獻策”……一時間,“問計于民”,成了全省黨員干部群眾中流行的熱議話題,“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則成為“問計于民”的主題。
情深一片為發展,力用一處為富民。許多干部群眾看到新聞報道后連夜寫信或登陸網站就陜西科學發展發表意見,一些同志不辭勞苦專程趕到省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建言獻策。涇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站職工楊復興、乾縣新陽鄉邵剡前村村民虢澤乾專程將他們關于農村發展的意見送到省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些關注陜西發展的外地人以及在外地的陜西人,也通過各種渠道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10月15日,是陜西省“開門納諫,問計于民,為陜西科學發展獻計獻策活動——廳局領導訪談”的開“談”之日。一位網名叫“宿舍大男孩”的網友專門從村里趕了八九公里路,到縣里的網吧上網,“ 只為和教育廳廳長在線交流,為陜北的農村教育說幾句話。”
活動超乎尋常的深度和廣度引起了媒體熱情關注。10月期間,《陜西日報》特別開辟了重要版面給網民提供“呼吁空間”,網友關于陜西科學發展的建議也上了陜西電視臺《今晚播報》,省電臺《新陜西》等節目也深入鄉間“問計”。省委宣傳部網管辦與省通信管理局聯系,向我省1500多萬手機用戶發送“獻計獻策”活動宣傳短信,號召群眾廣泛參與。西部網聯系新華網、央視網、搜狐、騰訊、網易以及紅網、浙江在線、奧一網等30多家全國各大網站和各省市重點新聞網站,鏈接“獻計獻策”專欄通道。
激情如火。很短時間,西部網上關于陜西科學發展的建議、意見和思考性的留言就超過了1萬條。據統計,到2月8日,西部網“獻計獻策”專欄點擊率超過1400萬人次。